2022-04-07 16:31 瀏覽量:13907 來源:中國食品報
清明小長假期間,全國多地消費市場持續活躍,群眾消費需求得以釋放。應季的各類春菜、春食受青睞,多地線下消費逐步恢復,線上消費持續發力。
時令小食應節氣上市
清明小長假期間,為了滿足北京市民踏青需求,華天旗下護國寺小吃、惠豐餃子樓、同春園等多家餐廳紛紛推出應景的桃花季新品。同春園飯店副經理王鴻慶介紹,首次推出的冰皮豆沙糕,在形狀和色澤上花了不少心思,除了桃花色高顏值,還印有小花的形狀。“桃花色用的是玫瑰粉,再加上淀粉、糯米粉、白糖和豆沙,口感軟糯香甜,特別適合市民出游攜帶。”同時,護國寺小吃廣外店、二七劇場店、亦莊店、紅蓮店也創新推出了桃花版艾窩窩。華天護國寺小吃相關負責人表示,桃花版的艾窩窩是用紅菜頭熬水蒸糯米,再包入餡料。“艾窩窩新品推出后,吸引了很多年輕消費者購買,4家護國寺小吃店將供應到4月中旬。”
清明前后,青團這種季節性傳統小吃也已上市。在湖北多地的蛋糕店、零食店和生鮮超市內,青團占據了市場C位。荊門市好鄰居超市里,售價16.8元/斤的青團被擺放在白色的瓷盤內,口味分別是豆沙味、黑芝麻味、白蜜味、南瓜味。據超市工作人員介紹,豆沙口味的銷量要好一些。隨著消費習慣的改變,往年靠著芥末魚松、芝士豆乳、阿華田波波“奇葩”口味出圈的青團,今年卻打起了懷舊牌。豆沙、咸蛋黃等傳統口味青團是荊城各大連鎖蛋糕店、生鮮超市內的主打商品。“今年共推出7種口味的青團,其中6種是往年頗受歡迎的老口味。市場反饋發現,真正走俏的青團還是口味過硬的經典款。”位于長寧大道一蛋糕店的工作人員介紹,自青團上市以來,傳統豆沙、咸蛋黃肉松2種口味的青團是荊城市民的最愛。據了解,青團皮大多用艾草制作,盡管它為餡料的創新留足了空間,但“獵奇口味”只能讓消費者買個新鮮而無法形成長期的消費習慣。眼下經典口味回歸可看作是“冷靜”的回歸。粽子、青團、月餅等頗具節氣性的食品,消費終將趨于理性。
北京多家知名餐飲企業和老字號表示,春季新菜迎來上線高峰。4月,旺順閣開啟了一年一度的魚頭節,并推出新菜“頭茬春韭油潑魚頭”。旺順閣相關負責人介紹,魚頭和韭菜都適合在春季食用。“我們使用的是頭茬春韭,在上桌時用熱油潑上去,香氣撲鼻,可以為消費者帶來視覺、聽覺、嗅覺、味覺的豐富體驗。”據了解,旺順閣是北京冬奧會餐飲服務商,冬奧期間為“冰立方”供餐,此次魚頭節,在“冰立方”獲得國際賓客點贊的冬奧主題創意菜“玲瓏立方”和“百鳥歸巢”也亮相門店,與清雞湯秧草腐竹、香椿苗蝦煎蛋、橄欖油椿芽鮮筍等春季時令新菜一起登上菜單。
清明假期,山東德州疫情防控情勢不斷趨好,餐飲業堂食逐漸恢復,不少飯館也迎來了餐飲的“春天”。在德州經開區,不少餐館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開始接待堂食。經開區天鈺街一家餐館老板表示,盡管堂食已恢復,但是就餐的客人比之前還是要少些。德州市團餐行業協會會長高慶新表示,德州餐飲業正在有序恢復,目前比較活躍的是快餐、特色餐館等小型餐館。“隨著德州疫情的穩定,德州能夠承辦大型餐食的飯店也會逐步恢復。”高慶新說。
線上消費持續發力
4月5日,北京市商務局發布消息稱,今年清明假期,北京市各級商務部門和商業服務業企業從嚴從實從快抓好疫情防控,加強組織協調,做好市場供應和服務保障。蔬菜、豬肉、糧油等生活必需品貨源充足、價格平穩,北京消費季主題活動精彩紛呈,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助力消費提質升級,鮮花、糕點、茶葉、春裝等應季商品走俏市場。京東大數據顯示,節日期間,休閑食品類商品銷售額同比增長25.3%,京東平臺茶葉類銷售額同比增長超22.8%,重點監測的張一元、稻香村、吳裕泰銷售額均超600萬元。
陜西省商務廳對390家零售樣本企業和158家餐飲樣本企業監測數據顯示,節假日期間監測企業銷售額7.14億元,其中商品銷售額6.97億元、餐飲收入1696.77萬元。監測樣本企業糧食、食用油、肉、菜、禽、蛋、奶制品、食糖、食鹽、水果和水產品平均零售價格六降三升兩平,與節前基本持平。相較節前,肉類批發交易量335.8噸,增長7.04%;禽類批發交易量116.2噸,增長3.93%;蛋類批發交易量80.1噸,增長4.52%;水果批發交易量21.2噸,增長25.7%,節假日期間需求較旺。
山東青島市數據顯示,節日期間該市10大重點商貿監測企業(集團)實現銷售額2.1億元,日均較節前增長8%,較疫情期間增長19.7%。全市重點餐飲企業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采取線上+線下經營模式,努力為消費者提供安全、優質、多樣的餐飲服務。假期3天,全市20家重點餐飲企業實現營業額2200萬元,呈現持續向好態勢。
(羅晨 綜合整理)
上一篇: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十八屆年會線上召開
下一篇:遼寧組織三批次蔬菜馳援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