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1 09:17 瀏覽量:15243 來源:福建日報
本報訊 2018第二屆中國優質乳工程巴氏鮮奶發展論壇20日在廈門召開,中國奶業科技創新聯盟正式公布了《中國優質乳工程技術規范》,優質乳標識制度也將正式落地實施。在當天的論壇上,中國奶業科技創新聯盟對外宣布:福建長富牛奶通過優質乳工程全牧場、全品項驗收,成為全國首家中國優質乳工程全品項樣板企業。
論壇由中國奶業科技創新聯盟主辦,聚集了當前中國奶業最核心的前沿力量,就中國奶業如何借助發展巴氏鮮奶進行轉型升級,以及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如何實現牛奶消費的價值回歸等議題展開討論。
據了解,當前,中國奶業邁上了全新臺階。截至2017年,規模化牧場接近60%,機械化擠奶率超90%,全國生鮮乳產品的抽檢合格率達99.8%,中國奶業的各項指標全面高于歐美標準。
然而,當前中國奶業仍然面臨著各種嚴峻的考驗。一方面,消費者對市場整體信心不足。另一方面,上游養殖業的生存狀態堪憂,繁榮的背后依然危機重重。
就在兩個月前,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指出奶業是健康中國、強壯民族不可或缺的產業,是食品安全、農業現代化的標志性產業和戰略性產業。
在此背景下,本次論壇所推動實施的中國優質乳工程、倡導發展巴氏鮮奶被業界視為中國奶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
與會專家學者認為,標準缺失掣肘了中國奶業發展,現行的國家行業標準允許很多乳制品可以添加“復原乳”,導致大批進口大包奶粉傾銷國內市場,不斷沖擊我國奶牛養殖業,致使中國奶業的產業基礎持續失血。
另一方面,行業標準的缺失還導致國產奶與進口奶日趨同質化。我國現行的奶業行業標準(2010年版)曾因門檻低飽受詬病,這一問題導致原奶品質參差不齊,不得不采用超高溫的過熱加工方式,導致國產奶陷入與進口奶的同質化競爭中。
奶業行業標準缺失的問題已經引起了國家層面的高度重視。剛出臺不久的《意見》在明確奶業發展目標任務和突出高質量發展要求的同時,更是著重強調和健全了法規標準體系,包括通過修訂提高生鮮乳、巴氏鮮奶等國家標準,建立生鮮乳質量分級體系和工藝標準。
在第二屆中國優質乳工程巴氏鮮奶發展論壇上,多位與會專家高度贊賞本次論壇發布的《中國優質乳工程技術規范》,稱其將彌補奶業標準的短板,同時鼓勵乳企以生鮮乳為原料生產優質乳制品,尤其是重點發展巴氏鮮奶,以天然活性營養的差異化迅速拉開國產牛奶與進口牛奶的差距,從而恢復上游養殖業生存空間,破解進口奶帶來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