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4 09:30 瀏覽量:23451 來源:食品網
文?/李后強
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流,全長6387公里,居世界第三位,流域面積180萬平方公里,與黃河一起構成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DNA雙股結構。從功能和效益上講,長江是世界第一大河流。她從世界屋脊走來,匯細流,成洪波,闖三峽,走平原,一路豪放奔向大海。在浩浩蕩蕩的奔流中,她飽含歷史的滄桑,形成豐厚的文化積淀。為保護好長江文物和文化遺產,大力傳承弘揚長江文化,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國家部署啟動了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范圍涉及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貴州、云南、西藏、青海13個省區市。這是推動新時代文化繁榮發展的重大文化工程,可以充分激活長江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系統闡發長江文化的精神內涵,深入挖掘長江文化的時代價值,豐富完善國家文化公園體系,做強做大中華文化重要標志,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進一步提升中華文化標識的傳播度和影響力,向世界呈現絢爛多彩的中華文明,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文化,是人造的物質和精神總和。白酒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幾乎貫穿人類文化誕生和發展的全部歷史過程。中國白酒是世界著名的文化產品,始終伴隨著中華民族的興衰與抗爭,對人類發展和進步產生了重要影響。
長江流域白酒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國際影響力很大,能夠成為國家文化標志和民族精神象征,是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乘時代機遇和政策東風,把長江上游、赤水河流域的“中國白酒金三角”地區納入長江國家文化公園規劃建設范圍,并將其建設成“川黔白酒國家文化公園”,以此推動“長江生態名酒產業帶”發展并進入長江經濟帶建設國家戰略,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做出貢獻。建立“川黔白酒國家文化公園”,具有資源的稀缺性與唯一性,具有先天優勢和扎實基礎,能助推長江生態名酒產業帶發展,既順應了國家政策,又可起到理順管理體制、保護自然生態、傳承釀酒技藝、提升區域品牌、壯大川酒產業、助力鄉村振興、繁榮優秀文化、促進一方發展等作用,應該而且必須加快推進。在長江國家文化公園中建設高光的名酒景點景觀,應該做好理論和實踐雙向工作。

第一要深刻批判“白酒三論”,
就是白酒有害論、收縮論、過剩論。
有人說,飲酒有損健康,這是當前最大的誤導。人類飲酒上萬年,為什么沒有滅亡?為什么長壽者多數是飲酒者?飲酒關鍵在于“度”的把握,要因人而異,不能一刀切。要明白,適量飲酒有利于健康,過度飲酒有損健康,這是量變引起質變的規律。有的媒體說,白酒被紅酒啤酒擠壓,市場在不斷收縮,這也是誤判。中國白酒市場在擴張,在深度和廣度上都有拓展,量與質都有很大提升。
有的專家說,白酒過剩了,應該壓減,這顯然是誤解。中國白酒的問題是市場細分與文化挖掘不夠,精品不多,香型失衡,必須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出世界人民喜歡的酒品,讓全球238個國家78億人分享中國白酒,對此我們差距還很大。
第二要盡快建設“白酒三景”,
就是白酒遺址景觀、生態景觀、生產景觀。
通過這三景建設,豐富長江國家文化公園的內涵與外延。四川白酒生產遺址很多很廣,要收集整理相關資料,高水平建設遺址景觀景點;四川生態環境優美奇特,好山好水才有好酒,要提倡生態釀酒,建設好生態景觀景點;四川釀酒方式多種多樣,甚至千奇百怪,各有獨門絕技,要建設好生產景觀景點,傳承好優秀技藝,保護好非物質文化。
第三要科學把握“白酒三性”,
就是白酒的歷史性、根植性、優質性。
四川釀酒歷史可以上溯到萬年以前,從13萬年前的甘孜皮洛遺址到5500多年前的茂縣營盤山遺址,再到3000多年前的三星堆遺址,都可以看到盛酒飲酒的器具。四川盆地20萬平方公里,西有250萬平方公里、海拔從3000米到5000米的青藏高原,北有秦嶺大巴山,南有云貴高原,東有巫山山脈,是巨大的天然發酵池,多種“天府菌”屬于四川獨有,不可復制和遷移。這里是世界白酒的故鄉、大國酒匠的搖籃。世界白酒看中國、中國白酒看長江。白酒是微生物發酵的產物,微生物具有強烈的區域性和本土性,是真正的“不動資產”。白酒是中國真正的原創產品。根有多長、樹有多高,白酒在四川是有根源、有基因的產業,不會隨風飄逸。
四川盆地背靠世界“淡水塔”青藏高原,有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渠江等8條長江上游的重要支流,水源豐富、水質上乘。地球北緯30°曲線和中華地理胡煥庸曲線都穿過成都,四川海拔從4500米降到400米,滿足“九度理論”,這是優質白酒的環境保障和核心競爭力。三星堆獨特文化、大熊貓獨居四川,也是明證。
因此,四川具有“天地人共釀”的獨特優勢,白酒具有天生性、多元性和醇厚性,歷史悠久、根基深厚、品質優異,潛力巨大、韌性強大、前景遠大。


第四要高度重視“白酒三鏈”,
就是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
這是國家戰略,要做好白酒產業的建鏈、補鏈、強鏈、固鏈、托鏈、促鏈、護鏈工作。要從原料生產的田頭到大眾餐桌的口頭,從上游到下游,建強產業鏈;要從國內到國際、從城市到鄉村,完善供應鏈;要從種子、種植、配料、發酵、勾調、流通、營銷等各環節加強技術創新,數字賦能。大力推進工業互聯網、機器人、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應用,讓四川的泥巴服務于世界的嘴巴。
第五要精準聚焦“白酒三點”,
就是白酒的人才點、企業點、市場點。
要聚焦人才點,人才是第一資源,有了人才,什么人間奇跡都可以創造出來。酒類企業要有領軍帥才,經銷人才,要培養真人將才,吸納有真本事、真品德、真性情的人。一些“白酒假人”搞壞了現在的市場“江湖”。要聚焦企業點,注重品質、技術、平臺建設,培育世界級白酒優秀企業、國際著名品牌企業;要聚焦市場點,站在消費者角度思考,瞄準國內新生消費代 ,90后、00后,根據他們的消費習慣和生活方式,發展低度酒、青春酒、時尚酒、文化酒、交際酒,增加多樣性、多香性,讓飲酒成為像飲茶、喝咖啡一樣進入年輕人的生活。
四川是大熊貓的故鄉,也是白酒的原鄉。“老大哥不能吃老本”。要切實扭轉“大而不強、好而不高”的局面,在質量與營銷上用力使勁,實現從“內卷”到“抱團”、從“散亂”到“集群”的飛躍。以消費為導向,利益為核心,鼓勵和支持酒廠與酒商相互投資、交叉持股,形成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構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太極結構。充分發揮酒類流通協會的指導和協調作用,加強濃香、醬香白酒的標準體系建設,加快制定原酒固態釀造工藝技術標準。做大品牌、做強基礎、做精解讀,提高川酒優質度、知名度、美譽度、傳播度,實現高質量發展。
在每年春季糖酒會上,可以舉行“長江生態名酒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國際名酒文化峰會”,動員長江流域19個省級行政區的名酒企業和政府部門負責人參加,掀起頭腦風暴,成立名酒聯盟,演奏長江文化之歌,發表白酒影響力報告,頒發名家名企證書,推動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和長江經濟帶建設。


?。ㄋ拇ㄊ∥≌疀Q策咨詢委員會副主任、成都市社科聯主席、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李后強2022年6月22日在四川省酒類流通協會舉辦的“促進川酒產業大省向產業強省發展戰略研討會”上的發言摘要)
上一篇:宜賓天立學校高考傳捷報 學子吳基源以優異成績展現學校硬實力
下一篇:【關注】金醬牽手本選酒業,“三強”共啟醬酒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