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7 13:51 瀏覽量:15248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我國奶業主產省份生鮮乳均價為4.2元/公斤,同比下降1.4%。同時,飼料等成本不斷上漲,對奶業市場造成很大沖擊。
調研發現,當前黑龍江某牧場奶價3.8元/公斤,奶價同比下降0.3元/公斤;寧夏某牧場老板反映奶價3.97元/公斤,與2021年相比奶價下降0.5元/公斤;河北一牧場奶價為3.85元,同比下降0.35元/公斤;天津一位奶農也證實,每年7月至9月是奶價高點,但今年除7月略有上漲外,進入9月奶價開始回落,目前其奶價低于成本線。
對奶農而言,艱難的不僅是奶價的回落,還有成本的上漲。據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9月份第二周全國豆粕平均價格4.60元/公斤,同比上漲20.4%,玉米平均價格2.99元/公斤,同比上漲1.7%。據海關統計,2022年上半年,我國進口苜蓿累計74.19萬噸,平均到岸價464.24美元/噸,同比漲29.0%。燕麥干草平均到岸價412.55美元/噸,同比漲25.8%。
有奶牛養殖戶反應,今年飼料一直在漲,公斤奶成本在4.2元、4.3元,奶價只有達到這個水平才能不虧,并表示:“今年很多中小牧場在賣牛,乳企噴粉量也在加大。”
奶價持續下調,成本居高不下,當這兩者持續夾擊,奶業的新周期要到了嗎?
自2018年起,我國奶價觸底反彈并進入景氣周期,2021年以來一直處于高位運行狀態。然而從今年各奶牛養殖企業半年報可以看出,奶價開始出現松動。
如今年上半年,優然牧業原料奶平均單價為4.63元/公斤,與2021年同期基本持平;中國圣牧原料奶平均銷售單價為4.97元/公斤,同比下降1.1%;沃野牧豐公斤奶售價同比下降2.93%;現代牧業原料奶平均售價為4.28元/公斤,同比減少2.5%。
分析指出,導致奶價下行的主要原因,首先是生產方面,國內產能持續擴大。國內近年新建大型牧場陸續開始投產,原奶供給增加。2021年,國內生鮮牛奶總產量3683萬噸,同比增長7.1%,2020年增長7.5%。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上半年我國牛奶總產量1669萬噸,同比增長8.4%。
其次,進口方面,進口大幅下降暴露異常。今年1—6月,我國乳制品凈進口折合原料奶1048萬噸,同比降低18.1%,而去年同期,乳制品進口還在保持著增長。今年進口明顯下降,也從側面反映了國內原料奶供需關系異于往年,市場需求下降。
另外,消費方面,乳制品市場出現疲軟。凱度消費者指數中國城市家庭樣組數據顯示,上半年快消品銷售額同比增長2.8%,而液態乳品整體銷售額同比增長僅為1%。根據有關數據分析,今年1—6月,低溫奶、常溫奶、羊奶制品、牛奶粉4種基本乳制品線上總銷售額693.15億元,復合增長率為-9.7%,同比下滑23.7%。
乳制品消費需求下降與人均收入的變化有一定的關聯,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連續多年呈持續下滑狀態,自2012年的10.6%下降到2015年的7.4%及2019年的5.8%。而2022年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63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4.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3.0%。另一方面,基于成本的增加,生鮮乳的價格會傳導至乳制品終端價格,也會導致消費者減少購買。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勝利表示,“牛奶消費增速將決定中國奶牛養殖業的穩定發展,2022年消費增長關系到奶源基地的持續性發展,如消費疲軟,可能催生新的調整周期。
(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