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8 16:46 瀏覽量:17983 來源:中國商報
餐飲市場消費活力正在持續釋放。5月16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4月,全國餐飲收入3751億元,同比增長43.8%;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1011億元,同比增長44.6%。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多家餐企的業績復蘇勢頭明顯,餐企信心強、動力足,即將到來的炎炎夏日還有望為餐飲消費增長再添“一把旺火”。
“舌尖上的消費”掀熱潮
數據顯示,今年1—4月,全國餐飲收入15888億元,同比增長19.8%;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4017億元,同比上升23.9%。
“舌尖上的消費”掀起熱潮,多地區也在通過不同舉措刺激餐飲消費的增長。記者了解到,今年4月,多地政府部門在促進“夜經濟”上發力,出臺相關利好政策,為持續升溫的餐飲消費注入“強心劑”。
例如,北京市將打造五條左右“深夜食堂”特色餐飲街區;湖南省要求培育建設一批夜間消費集聚區;安徽省蕪湖市鼓勵餐飲休閑企業24小時經營;河南商丘市強調要匯聚中華美食,打造“夜食”街區。憑借燒烤出圈的淄博市市場監管部門對轄區燒烤店開展專項檢查,開展食品快檢進“燒烤網紅店”活動,督促燒烤門店誠信經營、明碼標價;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明確要求餐飲經營者明碼標價、統一價格,不得出現“兩套菜單”等模糊標價。
夏日經濟來襲
對于行業的整體增長,不少受訪企業認為,目前餐飲行業已基本實現有序恢復,市場增長潛力大、消費需求旺盛。面對即將到來的炎炎夏日,不少企業也在積極準備應季產品,牢牢抓住這一重要消費窗口以帶動業績的提升。
“今年4月,無論是從消費端還是從市場端,餐飲業態的熱度猛漲,復蘇勢頭強勁。作為中式休閑正餐頭部品牌,西貝更能直觀感受到行業的積極變化。”該品牌相關負責人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例如清明節期間,西貝莜面村多家門店出現“一桌難求”的情況。其中,北京地區多家門店的午餐、晚餐用餐高峰時段均出現了排隊現象,平均排隊時間在半小時左右。
在西貝看來,如今餐飲行業的消費場景已經實現有序恢復,并帶動相關消費回暖向好。以西貝為例,與三年前相比,西貝在品質外賣、零售端、專業兒童餐等維度進行多項創新,以應對外部環境的變化,實現增長。如今,上述業務都取得了頗為亮眼的成績。數據顯示,西貝2019年至2022年間,品質外賣業務營收增長86%,專業兒童餐業務營收增長415%,零售業務營收增長257%。
對此,西貝相關負責人強調,無論未來的外部環境如何變化,西貝都將持續對出品、環境、服務進行高強度關注,對自身的中餐現代化能力進行高強度加注,優化品牌體驗與認知,用“好吃”的菜服務好顧客,一切為了顧客“吃好”。
持有樂觀態度的還有另一中餐品牌——海底撈。夏季是吃小龍蝦、喝啤酒的季節,相信隨著夏日宵夜旺季的到來,海底撈小龍蝦、啤酒等產品的銷量還會持續走高。據悉,海底撈今年夏天還將亮相新的夜宵產品。海底撈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希望通過持續打造爆款產品和多樣消費場景等方式,為餐飲消費市場注入活力和動力。”
海底撈方面告訴記者,為了持續打造夜宵場景,滿足消費者夏日的口味需求,備受關注的夏日單品“海底撈小龍蝦”正式回歸,今年海底撈小龍蝦上市的時間整體要比往年早一些。在5月初,海底撈全國門店就開始陸續上線小龍蝦產品。截至目前,海底撈小龍蝦已覆蓋全國近300個城市的近800家門店,同時在海底撈會員商城等線上渠道也同步上線。
餐飲是經濟復蘇的“晴雨表”
對于餐飲消費的強勢復蘇,行業協會也給予了肯定。“4月全國餐飲收入、限上餐飲收入增速較去年同期上升66.5個、68.6個百分點,餐飲收入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0.7%。1—4月,全國餐飲收入、限上餐飲收入增速較去年同期上升24.9個、29.5個百分點。”中國烹飪協會分析稱。
中國烹飪協會認為,1—4月,餐飲市場復蘇勢頭正旺。餐飲業是促消費、惠民生、穩就業的重點領域,也是經濟復蘇的“晴雨表”,促進餐飲業高質量發展,對于擴大內需、推動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隨著各地氣溫的上升以及夏季的到來,“夜經濟”火熱,餐飲企業在積極將地方特色美食融入“夜經濟”消費場景中的同時需重點關注食品安全,加強涼菜管理,確保廣大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除此之外,還需持續推動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消費者也應踐行“光盤行動”,爭做綠色消費的倡導者和傳播者。
上一篇:豬企養殖成本成博弈關鍵 溫氏股份:部分已降至15元/公斤以下
下一篇:中國第一株嬰幼兒可食用菌株MP108榮獲第五屆iSEE全球食品“年度創新技術”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