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1 11:15 瀏覽量:20788 來源:中國食品報
本報訊 為扎實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研討新時代輕工業和聯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思路、新舉措,6月17日,2023全國聯社系統工作座談會在四川德陽召開。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會長、中華全國手工業合作總社主任張崇和出席會議并講話。會社領導王世成、杜同和、徐祥楠、郭永新出席會議。部分省市聯社及相關單位負責人參加會議。

2023 全國聯社系統工作座談會在四川德陽召開
張崇和圍繞“立足新時代新階段 推動聯社經濟新發展”發表重要講話。張崇和指出,城鎮聯社經濟是國民經濟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當前全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輕工業經濟運行平穩,營業收入增速、利潤增速等主要指標均高于全國工業和全國制造業。今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分析當前經濟形勢指出,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增長好于預期,市場需求逐步恢復,經濟發展呈現回升向好態勢。同時指出,我國經濟運行好轉主要是恢復性的,內生動力還不強,需求仍然不足,經濟轉型升級面臨新的阻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仍需要克服不少困難挑戰。中央的分析判斷,為輕工業和聯社經濟發展,明確了方向,提出了要求。
張崇和就推動聯社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出五點意見。
加快構建聯社經濟發展的新格局。落實中央“三新一高”要求,為輕工強國建設多作貢獻,是聯社經濟在新時期的重要歷史使命。輕工業總體運行態勢良好,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還比較突出,應引起高度重視。輕工業,包括聯社經濟,要轉變發展方式,走內涵式發展之路,走高質量發展之路。5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時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高效集聚全球創新要素,推進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建設具有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不能當成“低端產業”簡單退出。聯社經濟很多是傳統產業,不能簡單退出。要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建設現代化產業鏈,加強數字化轉型升級,建設統一大市場,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打通內外“雙循環”,努力構建持續健康發展的聯社經濟新格局。
積極探索聯社經濟發展的新模式。近年來,國家管理經濟的體制和機制不斷變化。原有30個省份設置省級聯社,現有17個保留了機構,13個已將相關職能調整轉移到省級工信部門、國資企業集團。各地積極探索實踐,形成了一些有利于發展的聯社經濟模式。一是多元化發展模式。如浙江聯社響應政府號召,重點開拓文化旅游、健康、先進制造、類金融四方面產業,形成多元化的業態格局,業務規模和經濟總量大幅增長;廈門聯社建設智能化車間,堅持綠色低碳發展,推動核心企業技術創新,形成集企業經營、物業管理、投資運營、商貿服務為一體的集團化、集體所有制的聯合經濟體。二是產業化發展模式。如山東聯社主動對接中國輕工聯、總社重點工作,加強標準體系建設,加強產業集群發展,重點發展聯社下屬的家電、家具、皮革、塑料、五金、衡器、體育用品、工藝美術八大產業。三是專業化發展模式。如泉州聯社聚焦優勢產業,爭取政府出臺發展傳統工藝美術的16項政策措施,建設工藝美術館,成立工藝美術研究院,推進惠安石雕工藝、德化陶瓷制品、安溪滕鐵工藝、永春香制品等產業集群建設。四是集約化發展模式。如上海聯社逐步整合12家企業集團的集體企業和資產,形成了具有競爭優勢的市管綜合性集體企業集團。各級聯社要適應新形勢變化,突破老舊機制束縛,有效借鑒,探索形成適合自身發展的新模式。
互學互鑒聯社發展中的好做法。過去幾年,各級聯社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形成了一些好做法、好經驗。一是股權激勵。上海新工聯集團將企業全員持股轉為向骨干崗位傾斜持股,更好地發揮了股權的激勵作用;上海民樂一廠實行經營團隊持股,調動了管理層的積極性,改制效果初顯。二是資本運作。浙江聯社通過股權運營,盤活資產存量,開辟新的業務,煥發新的活力。三是兼并重組。廈門聯社將原有50余家集體企業化零為整,統一集體資產歸屬和保護,提高了管理效率和發展水平。四是平臺服務。天津、上海、深圳、青島等地成立集體資產運營平臺,盤活聯社企業資產,以項目為紐帶,實現了信息、資金、土地、物業和人才資源共享,提升了投資效益,開辟了新的合作業務。五是產業拓展。西安聯社抓住國家城市更新試點的機遇,將老舊廠區改造為文旅項目,創造500個就業崗位,服務10萬社區居民。聯社發展各有辦法,各具特色,創新實用。聯社間要互學互鑒、取長補短,促進聯社經濟繁榮發展。
鞏固聯社資產保值增值的好機制。實現資產保值增值是聯社系統職責所在。要加強黨的領導,用好用足政策,形成有效機制,重在5個方面。一是優化存量,摸清資金、資產、資源的底數,厘清權屬關系,建立“三資”管理臺賬。要依照地方政府出臺的集體資產監管措施,解決資產資源閑置問題,促進聯社聚集發展,整合權屬企業“三資”,集約利用土地,盤活物業資源,清退無效資產。要關注國資國企改革,優選合資、合作、重組與并購對象,提升聯社經濟競爭力。二是擴大增量,推動聯社經濟發展和政府政策措施的有效結合,爭取政策和資金支持,優化營商環境,拓展產業空間。要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依法依規,統籌兼顧,加快多元化投資經營發展進程,探索新的集體資產運營模式和資產組合方式,增加有效投入,提高資產運營效益,增強發展動力。三是科學運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要求,把黨的領導融入企業治理各環節,順應企業發展規律,提前謀劃設計,引導企業以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為標桿,以行業一流為目標,以治理現代化為手段,提升產業規模、企業影響力和品牌價值。四是有效監督,強化“三重一大”事項的決策管理,建立完善內控制度,以派駐董事、監事的方式,加強對聯社投資的監管。要解決好企業改制遺留問題,維護聯社及所屬企業權益,防止集體資產流失,保障職工基本民生。聯社要繼續發揮在管理體系、人脈資源、產區特色等方面的傳統優勢,鞏固改革成果,持續實現資產保值增值,為壯大集體經濟、促進全社會共同富裕貢獻積極力量。
建設支撐聯社經濟過硬的好隊伍。事業要發展,人才是關鍵。要貫徹落實人才強國戰略,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為聯社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保障。一是發揮好企業家作用。要倍加珍惜愛護優秀企業家,尊重和發揮企業家創新、創業和創造方面的重要作用,激勵企業家干事創業、開拓創新、回報社會。二是發掘高技能人才。當前輕工業技能人才超過1000萬,其中高技能人才超過300萬。聯社經濟要發展,必須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加強引才、育才和用才,建設一支素質過硬的人才隊伍。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勞模精神,發揮先進模范作用,培育更多技能人才,開展輕工“大國工匠”推薦學習活動,開展“全國輕工行業先進集體、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評選表彰工作,組織參加全國輕工行業職業技能競賽,推薦選手參評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為行業選拔全國技術能手、輕工技術能手。三是加強職業能力建設。目前,中國輕工業每年職業培訓和能力評價5萬人以上。聯社系統可以利用全國輕工行指委及工美、家具、皮革、塑料、數字化制造等11個專委會的工作平臺,利用各地輕工職業能力評價基地,參與行業職業能力培訓和評價。四是做好后備干部隊伍培養工作。要強化黨建引領,改革選人用人機制,引入競爭機制,健全激勵約束機制,鼓勵和吸引青年人才投身聯社經濟發展,培養后備力量。推動聯社系統培育基礎牢固、素質過硬、能力突出、具有競爭力的聯社人才隊伍。
座談會上,總社特邀副主任馬輝、范杰、王哲軍、花紅林,總社特邀副主任單位負責人劉志藩、吳敏,結合工作實際,圍繞鞏固改革創新、產業轉型升級、服務行業發展、人才隊伍建設等進行充分交流探討。參會代表一致認為,此次會議的及時召開,對指導新時期聯社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各地聯社將認真傳達落實會議精神,確保各項工作有序高效開展,為實現輕工強國夢想,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會議代表發言詳見2版。
(來源:中國輕工)
本版攝影 張永利
上一篇:2023四川國際美酒博覽會開幕式在德陽舉行,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會長張崇和出席并致辭—— 古韻劍南 酒美博覽
下一篇:戰略引領謀發展 互學互鑒促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