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3 10:20 瀏覽量:25174 來源:中國食品網
鄉村要振興,因地制宜選擇富民產業是關鍵。特色食品農產品產業不僅是鄉村經濟的支柱之一,也是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進程中,食品產業大有可為。
6月30日,由中國城鄉發展國際交流協會、中國食品報社聯合主辦的2023中國城鄉發展論壇暨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年會在北京舉辦。大會以“聚力特色產業,共建和美鄉村”為主題,有關部門領導、業內專家、地方政府及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共同分享鄉村產業振興典型案例及創新經驗,搭建區域優勢產業與市場需求的對接平臺,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堅實基礎。中國城鄉發展國際交流協會會長孫曉郁、中國食品報社社長黃國勝出席并致辭,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農業與農村委員會主任委員陳錫文發表主旨演講,大會由中國食品報社總編輯劉彤主持。中國城鄉發展國際交流協會副會長、中視金橋國際傳媒集團主席陳新發布“2022鄉村產業振興典型案例”。


中國食品報社社長黃國勝
鄉村要振興,因地制宜選擇富民產業是關鍵。特色食品農產品產業不僅是鄉村經濟的支柱之一,也是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進程中,食品產業大有可為。黃國勝在致辭中指出,窮鄉村變身“桃花源”,其背后是鄉村產業的振興、政策的利好,凝聚著相關企業的技術應用與商業智慧,蘊含著一系列可借鑒可推廣的理念和方法。近年來,中國食品報社一直將助力鄉村振興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報社以食品產業為基,多角度宣傳和推廣農產品深加工典型企業在產業振興中的典型經驗與做法。此外,報社還通過多形式、多渠道,幫助有關地方拓寬“土特產”銷售渠道、塑造特色優勢品牌、挖掘產品文化內涵,積極服務食品農產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高效發展。
黃國勝表示,特色產業正在改變我國的鄉村面貌,6月27日,由中國食品報社牽頭舉辦的直播助農鄉村振興項目正式啟動,后期還將聯手網紅直播帶貨團隊,深入特色食品農產品產地產區,與當地政府聯手,共同開展系列助農活動,為推動鄉村振興貢獻力量。老百姓的生活蒸蒸日上,食品企業干勁十足,直播賣特產土越來越活,作為持續深耕食品領域39年的權威專業媒體,《中國食品報》有義務也有責任與相關的行業組織、地方政府、企業一道,共同推動鄉村振興——富鄉村、興產業、謀發展。未來,《中國食品報》將繼續保持對鄉村振興的高度關注和積極參與,堅持守正與創新,做好相關服務,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下一步,報社將充分利用高效的全媒體傳播體系,進一步發揮專業媒體力量,挖特色、尋新意、助營銷,深挖食品加工及銷售企業在產業振興中的生動事例,講好縣、鄉、村在推進鄉村振興中的精彩故事,借助專家智庫力量更好地建言獻策,借助直播平臺力量為地域特色食品促進銷售。在大食物觀的指引下,為做強做精做專特色食品產業,助力鄉村振興宏偉作出更大貢獻。
對于如何延續特色產業發展的好勢頭,黃國勝從3個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一是在推進鄉村振興的進程中,要“樹立大食物觀”。未來,還需要各方擰成一根繩,在大食物觀的指引下,加緊挖掘各地的土特產,以科技夯實產品品質,以創新塑造品牌形象,通過產品升級、包裝改良、品牌營銷等培養土特產產品金字招牌,讓土產品“潮”起來,更好地走進千家萬戶。
二是在推進鄉村振興的進程中,要加快農產品加工轉化。農產品加工業是構建鄉村產業鏈的核心,要緊扣鄉村全面振興目標,積極挖掘和推介全國各地農產品加工典型企業的好做法,讓更多企業汲取其好經驗,全面提升農產品加工轉化率,加快農產品加工副產物的綜合利用、循環利用。
三是在推進鄉村振興的進程中,要注重協同創新發展。鄉村振興是一個長期、系統的工程,需要形成合力、久久為功,常抓不懈。要統籌考慮市場需求和本地農業農村資源稟賦,把特色優勢食品農產品產業培育好、發展好,縱向貫通產加銷、橫向融合農文旅;要聯動各方,加快推進品牌培育、孵化和推廣工作。同時還要考慮因地制宜,在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上下功夫,做大做強鄉村生態經濟,合理延伸生態產業鏈條,打造生態食品新品牌,全面提升農產品附加值,推動鄉村全面振興與農民增收致富的新跨越。(中國食品報)
上一篇:哈爾濱呼蘭區通過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區現場評審
下一篇:食品工業系列報道(13):食品包裝材料聚焦綠色安全 助力消費服務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