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31 09:42 瀏覽量:14233 來源:中國食品網
近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出品的大型人文紀錄片《中國釀造》在央視綜合頻道(CCTV-1)開播,李渡元代燒酒作坊遺址亮相。借助央視強大的傳播力和公信力,傳承800年的元代古窖池群再度驚艷全國觀眾!

李渡元代燒酒作坊遺址亮相央視
共賞央視鏡頭下的“中國白酒祖庭”
都說“央視出品,必屬精品”,《中國釀造》也不例外。作為中國首部系統梳理釀造工藝、講述中國釀造文化的大型美食人文類紀錄片,《中國釀造》一共七集,分別講述了黃酒、醬油、醋、醬料、白酒、葡萄酒和啤酒的演進歷程、工藝奧秘以及科學原理。
其中,擁有悠久歷史的白酒在第五集《余香萬里長》中揭開了神秘面紗。關于白酒的起源,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曾言:“燒酒非古法也,自元始創之。”可見,最早的燒酒釀造技術應始于元代。出現在片中的李渡元代燒酒作坊遺址正印證了這一說法。

2002年,李渡酒業在擴建老廠車間時,無意間發現了古代燒酒作坊遺址,有窖池、大量的釀酒設備以及陶器碎片。后經專家檢測,這些文化堆積主要為元、明、清三朝,其中包括13個珍貴的元代古窖池。

李渡元代燒酒作坊遺址出土的部分酒具
截至目前,李渡元代燒酒作坊遺址是真正有實體記載的中國最古老白酒窖池,不僅被評為“2002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更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在酒文化層面將白酒起源拉到元代,更為白酒行業整體增添了更為厚重的歷史底蘊和意義。

不僅如此,李渡元代燒酒作坊遺址里800年蘊養的167個OTU(遠古時代的古菌群落),也對于中國白酒的研究與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是依托元代古窖池的優勢,李渡才能造就“端杯聞濃香、沾唇是米香、細品有清香、后味陳醬香”這樣極具韻味的“一口四香”。
元代古窖如何造就“李渡品質”?
每一次釀造,都是一次傳統的延續和再生。盡管擁有“活化石”般的古窖池群,可李渡并沒有停下探索釀造工藝,而是持續發力科研,以現代科技實現中國幾千年傳統白酒的現代風味解碼、釀造解碼,推動品質升級的同時,引領白酒行業高質量發展。
首先,李渡堅持保護性釀造,開創文物古窖活體保護的先河。2023年,李渡成功實現了對古窖池中167個OTU(遠古時代的古菌群落)的分離、復壯、擴培,以古窖微生物釀更高品質白酒。目前,李渡酒業三款核心產品李渡高粱1308、1955、1975已經集齊“國際三金”。新上市的“七子申遺紀念酒”由于品質高、價值高、極稀缺,深受市場追捧,目前已暫停供應。

同時,李渡還加強產研學融合,進一步完善古窖微生物的研究與保護。近年來,李渡成立了專門的技術研究院和文化研究院,攜手華為,通過物聯網傳感器設備、華為云平臺、華為數字化技術手段,從三個生產環節開展制曲、釀酒物聯網數字化和生產數字化建設。短短幾年間,李渡已經摘得“科學技術一等獎”等多個獎項,充分體現了企業對釀造工藝的精進鉆研和在科技創新方面發揮的引領作用。

國寶李渡酒莊
立足元代古窖這一寶貴的歷史資產,李渡將傳統文化注入品牌基因,以沉浸式體驗成功構建了一個文化生態系統,不僅建立起覆蓋全國的三級體驗模式、體驗場景,而且推出“封壇文化節”“李渡國粉節”“李渡國寶宋宴”等特色IP,讓消費者越發深刻地感知到李渡酒業的產品、文化與品牌價值。

此番央視亮相,無疑讓更多人看到了李渡酒業豐厚的歷史底蘊。未來,李渡將繼續推動白酒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發展,通過歷史文化、產品品質以及消費者體驗的完美融合,為國人帶來更好的飲酒體驗,引領白酒產業的創新與進步。

(國酒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