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6 22:05 瀏覽量:21269 來源:中國食品網
地名與姓氏文化作為中國獨特的文化,博大精深,燦若星辰,是中華文明發展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研究和傳承地名與姓氏文化,對于解讀中國家族關系、家國情懷、社會變遷、信用價值、品牌建設,推動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任重道遠。


五月蓉城,繁花似錦,盎然生機更加激發人們沐浴中國文化的熱情。5月26日,由中國地名學會指導,中國地名學會地名與姓氏文化專業委員會主辦,四川客家海外聯誼會、四川葉氏文化研究會協辦,深圳首信集團、都江堰璽悅飲料有限責任公司友情贊助的中國地名學會地名與姓氏文化專業委員會年會暨姓氏文化交流會在成都舉行,福建、廣東、四川等省的葉氏代表團、以及李姓,王姓,林姓,鞠姓,吳姓,曾姓,呂姓,秦姓,肖姓等姓氏代表近150人相聚蓉城,共同交流探討地名與姓氏文化。
中國地名學會辦公室主任副秘書長梁祖剛,全國智能養老協調辦主任、中國地名學會常務理事、地名與姓氏文化專業委員會會長葉天德,四川省民政廳區劃地名處處長柯弼川,四川客家海外聯誼會、四川省客家商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鄭勇,中國地名學會常務理事,地名與姓氏文化專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四川葉氏文化研究會會長葉家土,中國地名學會常務理事、地名與姓氏文化專業委員會秘書長葉宜勝,中國地名學會地名與姓氏文化專業委員會葉氏文化研究會會長葉學信,中國地名學會常務理事、地名與姓氏文化專業委員會副會長葉文明等參加活動并在會上交流分享。

會議在莊嚴嘹亮的國歌聲中開啟,齊聲唱響國歌抒發傳遞與會代表的愛國熱情。作為四川四十萬葉家人代表,會長葉家土在致歡迎詞中提到,家庭是國家的細胞,家庭的和諧必將促進整個國家大家庭的和諧,對依法治國、以德治國必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每個人都應該自問,自己和姓氏的先祖人從哪里來到哪里去,也必須要銘記和感恩先祖所創造的豐功偉績。

“修身、齊家、治國,我們都需要在工作與生活中不斷學習提高自我,增強對社會經濟發展趨勢的新認知,經營管理好個人親友的小圈層,擴大融合社會資源的大圈層,團結和帶領我們本族宗親,為國家、為社會、為家族的興盛發展,為我們共同追求的美好生活做出積極貢獻。”葉家土表示,此次工作年會和姓氏文化交流會在成都召開,對四川姓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工作必將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

柯弼川處長對本次姓氏文化交流會給予高度肯定。柯弼川在致辭中表示,回顧中華文明五千年燦爛歷史,地名與姓氏文化始終交織演進,互為表里,見證了歲月流轉、時代變遷。地名姓氏文化與現代文明結合,將注入新的時代內涵,延續中華文脈,為全面推進文化強國、民族復興貢獻更大力量。

會議上,梁祖剛宣讀了中國地名學會地名與姓氏文化專業委員會增設葉氏文化研究會為內設機構的文件,葉學信為葉氏文化研究會會長。

葉宜勝宣讀文件

葉天德在年度工作報告中表示,專委會從無到有,在建立研究會、引進高技術人才、拜訪院士中心等多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在傳播中華優秀文化發揮重要作用,推動文化自信自強。中國地名與姓氏文化博大精深,值得進一步研究,要放眼未來,彌補工作上的短板,致力打造中國文化自信和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

葉學信在任職講話中表示:為了葉氏宗族能在各地合法合規開展聯誼發展工作加入中國地名學會姓氏文化專委會,團結全體葉氏宗親,秉承愛國、愛黨、愛族理念,在新時代為國家為社會做出應有貢獻。

鄭勇在講話中對會議召開表示祝賀,肯定了活動的積極意義與深遠影響,并介紹了客家海外聯誼會概況,希望可以為客家人以及葉氏客家人建設一個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美好家園,將加強聯誼合作,為推動中華文明發展做出更大努力。

中國地名學會地名與姓氏文化專委會法務部部長葉勇在會上交流

部分現場交流嘉賓
在自由交流發言環節,來自全國各地的參會嘉賓分享各自在家族姓氏文化的研究、家風家譜的觀點認知,對特殊群體的幫扶愛心付出,進一步堅定了弘揚地名與姓氏文化的信心與決心,對建設經營好個體小家庭與和諧的社會大家庭有了更多的認識。

葉文明在總結講話中表示,這是一次團結的大會、共商發展的大會、葉氏加入合法行業學會平臺的大會,將計入葉氏文化發展研究新的歷史史冊。他對葉氏宗親的積極努力與付出致以敬意,“我們要努力工作,積極聯絡各個姓氏的群團組織,在中國地名學會地名與姓氏文化專業委員會這一平臺上開展合法的聯誼工作,讓中華姓氏文化發揚光大。”

川味藝術表演
會議最后,四川非遺茶藝、絕活變臉,葉氏宗親、四川公安系統獲獎歌手葉來清先生演繹經典歌曲等,讓與會人員感受到了四川文化的獨特魅力,現場掌聲不斷。下午,參會代表乘坐大巴參觀了武侯祠、杜甫草堂等景點,熱情好客的四川以美景、美食、美酒,為遠道而來的客人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憶。
據悉,中國地名學會是由從事地名科學研究、管理的專業人員和有關單位自愿結成的全國性學術團體、非營利性社會組織。學會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充分發揚學術民主,繁榮地名學術研究,促進我國地名事業的發展,為國家現代化建設服務。
作為中國地名學會唯一一家以地名與姓氏文化為主要研究方向的專業委員會,地名與姓氏文化專委會是由全國從事地名姓氏文化產業和服務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家加入,由熱心從事中國傳統文化研究的人士組成,主要開展與地名、姓氏相關的文史研究;地名、姓氏學術交流;系列叢書的出版以及中國地名姓氏調研等工作的非營利性組織。

作為建設文化中國的橋梁和紐帶,地名與姓氏文化專委會也是助推中國文化走向世界和打通文化建設最后一公里的重要社會力量,堅定政治站位、業務引領,依法依歸開展地名與姓氏文化工作,守正創新、同心同德,在新時代、新征程中為繼承和傳播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將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貢獻更大力量。
(上善傳播)
上一篇:宜賓市南溪區市場監管局開展“5·25愛膚日”科普宣傳活動
下一篇:四川省微生物學會團隊調研瀘州古藺釀酒產業助力綠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