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30 14:35 瀏覽量:12478 來源:農業科技報·中國農科新聞網
10月25日,以“新質生產力 農業新未來”為主題的第31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在陜西楊凌開幕。

市場化辦會 形式創新帶來效果革新
本屆農高會主動適應新形勢新要求,按照“政府指導、市場運作、節儉辦會、注重實效”原則,由中國農業技術推廣協會、中國農業展覽協會共同主辦,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擔任支持單位,中國國際商會、中國開發區協會、科技日報社、農民日報社、全國農業科技成果轉移服務中心、中國蔬菜協會等參與協辦。
“支持楊凌示范區打造旱區種業硅谷是我們的初心,政策性金融賦能‘三農’新質生產力發展是我們的責任”。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陜西省分行產業部門負責人王偉鵬表示,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以做為本屆農高會獨家支持單位為契機,探索“三農”領域政策性金融服務新機制,共同支持楊凌示范區高質量發展、打造農業新質生產力策源地。參展的“農發智貸”是農發行聚焦數字金融、普惠金融,基于大數據、區塊鏈、智能風控等金融科技,打造的智能便捷的數字化辦貸系統。依托該平臺創新開發了智農貸、種植貸、融擔貸、保稅貸等一系列助農惠農的數字新模式。
先正達、江蘇沃得、安琪酵母、大禹節水、濰柴雷沃、曉鳴牧業等一大批企業拿出各自的“看家寶”,在農高會上尋覓經貿合作和發展新商機。企業與農高會的互融共生在這一刻更加具象化。
展會無邊界 “云上海外”讓世界共享發展機遇
“引進來”聚力發展,“走出去”精準對接。“今年是第二次參加農高會,從去年來看,認識了很多朋友并達成了合作,今年希望達成更多的合作,希望我們的產品到中國來,并且把中國的產品帶到塔吉克斯坦”。來自塔吉克斯坦的展商王子合說。
本屆農高會在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和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設立海外展。線下線上融合、館內館外結合、國內國外聯動,本屆農高會共有來自全國28個?。▍^、市)、9個全國農高區以及上合組織國家、荷蘭、日本等49個國家共1800余家企業參展。

12萬平米的室內展區,設置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展(農業新質生產力展)、國際農業交流合作展、陜西特色現代農業展、農業實用技術推廣展、智慧農機裝備展等8個展館(區),云上展則通過“AI、VR”等新技術,開展云展覽、云洽談、云撮合、云直播、云帶貨,為參展參會帶來全新的數字化呈現效果。
“在今年這種干旱高溫的情況下,玉米能長成我們這樣的不多,不擴張的說,從今年夏播的品種表現來看,我們的產品抗倒性、抗病性、產量都非常的好”。在田建展良科種業基地現場,楊凌良科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玉米研究院院長劉新江自信滿滿。
本屆農高會,創新性的將展會現場延伸到了田間地頭,7個綜合展示點和13個參觀點,直觀展示農業技術集成、良種繁育、智慧農業、設施農業、土壤改良、農耕文化等方面的示范推廣應用成效,讓農業科技“看得到、摸得著、聽得懂、學得會、帶得走、用得上”。
新技術發力 數智元素應用場景走深走實
在本屆農高會上,農業新產品、新技術、新模式展現出勃勃生機和澎湃活力?!≈袊茖W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崖州灣國家實驗室主任李家洋認為:“歷經馴化育種、雜交育種、分子標記輔助育種和轉基因技術等階段,標志著育種4.0時代的分子設計育種技術手段,通過基因組學、基因功能性狀解析、分子標記輔助育種、雜交等技術,把多種優異的基因快速聚合起來,培育作物新品種已日臻成熟。在4.0所有技術基礎之上,再融合大數據和更精準的智能技術,可根據環境及自身需要,智能選擇需要的功能性狀基因進行表達的育種5.0時代已呼之欲出”。
種子是農業之基,事關國家糧食安全,是農業生產的向“芯”力所在。10月25日上午,第31屆楊凌農高會種子展示交易大市場啟動,圍繞優選新品種、常用新農資、生產新技術三大內容,邀請了110余家企業展覽展示、交流互動和交易洽談,為種業創新、成果轉化和交易,為產業興農、鄉村振興增添新動能。
在楊凌農高會農業智能裝備專題展暨首屆睿抗(楊凌)全球農業機器人應用賽現場,會摘果子的機器人、深耕噴爆土壤改良機器人、智慧農業調度監測系統等現代農業科技產品集中亮相,來自全球各地的20余支隊伍展示在創新設計、智能系統、機器視覺、智慧采收、智能植保、智能偵查(巡檢)等農業生產應用領域的成果,充分展示了農業科技正在向實踐應用方向走深走實。
來源: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