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9 15:20 瀏覽量:16332 來源:中國食品網
9月8日,地處嘉山祥水地、嘉美祥瑞之城的紅太陽酒業祥酒酒莊內,再次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文化盛事。在一片極具漢風古韻的儀式感和喜慶祥和的氛圍中,“紅太陽酒業第七屆開窖節暨武氏祠祥酒發布儀式”盛大啟幕。

來自山東省白酒協會、天津科技大學和嘉祥縣有關部門的領導,國家級釀酒大師、白酒評委、各級媒體朋友以及紅太陽酒業集團的經銷商、供應商、核心客戶代表等800多位嘉賓出席了本次活動,共同見證了這場穿越時空的品質對話和萬眾矚目的年度盛典。
科技引領堅守初心釀好酒

紅太陽酒業集團總經理任志剛在開幕致辭上,介紹了企業今年以來在科技創新、智能釀造、產能提升、品質優化、業績增長、品牌勢能等方面取得的新成就。
任志剛表示,紅太陽酒業將持續秉承“品質是品牌最好的營銷”的企業理念,堅持“傳承創新、文化賦能”的發展戰略,紅太陽酒業將一如既往的把釀好酒、釀美酒作為終身使命,繼續為消費者奉獻品質領先、文化出彩、品牌信任的好產品,為推動嘉祥經濟發展和魯酒振興貢獻紅太陽力量。

嘉祥縣政府黨組成員、副縣長王旭對紅太陽酒業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表示,多年來,紅太陽酒業始終以品質為核心驅動力,走出了一條“傳統工藝+科技賦能”的特色化發展和高質量發展之路。
連續七年舉辦開窖節,將頭排酒的稀缺價值轉化為文化IP,成為嘉祥乃至山東白酒的標桿品牌。紅太陽酒業正以“祥瑞文化”為紐帶,讓嘉祥好酒走進千家萬戶,成為老百姓餐桌上的“吉祥之酒”。

山東省白酒協會副會長、秘書長蔣彬在講話中提到,作為魯酒的領軍企業,紅太陽酒業厚植生態釀造優勢,放大特色文化價值,對山東白酒產業的守正創新發揮了積極的引領作用。從協辦全省白酒感官質量鑒評大會,為行業品質提升貢獻智慧,到第七屆開窖節的成功舉辦和“武氏祠祥酒”的發布,不僅成功打造了展示魯酒魅力的重要窗口,更彰顯出魯酒企業“質領新程”的決心。

天津科技大學生物工程學院張博欽博士為現場嘉賓解析了紅太陽濃香白酒和醬香祥酒的風味與健康特征,并在致辭中表示,紅太陽酒業在科技賦能、科學釀造的發展道路上,圍繞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以及健康因子挖掘、微生物研究等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創新,將傳統的釀酒工藝與現代科技完美融合,在提升企業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的同時,也為白酒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樹立了典范。
莊嚴祭祀,頭排酒開窖起釀

生態優美的祥酒酒莊內,伴隨著激昂的鼓樂聲,紅太陽開窖儀式祭祀大典正式啟幕。主禮官、儀仗隊身著冕服,主祭、陪祭依次莊重登場。主禮官聲如洪鐘,恭誦開窖祭文:人間共生,天地同釀;窖開頭排,舉世共享;恭迎酒祖,承傳不忘;凈手靜心,大地呈祥;誦讀祭文,永葆安康;祭祀禮成,授旗開窖?;厥幱谔斓刂g的朗朗之聲,把現場演化為一場跨越千年的禮敬之典。

凈手、凈面、上香;迎酒祖、誦祭文,敬美酒,紅太陽釀酒人滿懷虔誠。三碗酒分別敬天、敬地、敬酒神。第一碗,敬天,天有時、律可循、萬物生,尚德守法愈昌盛;第二碗,敬地,地有氣、糧黍盛、麥曲成,五谷豐登酒更豐;第三碗,敬酒神美酒飄香、炎黃子孫、醉千杯。古樂悠揚、莊嚴隆重的現場氛圍,讓現場的嘉賓們仿佛穿過歷史的長河,身臨其境于古代祭祀的儀式場景。

“吉時到,起窖”,隨著號令聲響起,“頭排酒”起窖開釀,四位開窖師傅揭開窖池表面的封閉層,開始下第一锨,執禮合頌“白露豐潤,紫氣東來”;二锨起, 執禮合頌“窖開頭排,綿柔傳世”;三锨起, 執禮合頌“天地同釀,藝人合一”。酒醅出窖,手工裝甑,頭排酒出,開窖禮成。
酒之肇始,本于禮、載于道、歸于誠。敬天地、祭先祖、啟窖封,紅太陽酒業以一場巍然盛儀,重現華夏酒禮的壯闊源流,將一個濃縮著中國白酒精髓的文化史詩,跨越千百載歷史長河,再次完整地呈現在來賓面前,表達出紅太陽酒業對中國酒文化和禮儀文明的最高禮敬。
同心同力,筑牢品質信任基石
開窖儀式圓滿禮成之后,一部主題為“匠心品質、我來見證”的記錄片,在活動現場拉開帷幕。紀錄片從種植戶、制曲師、釀酒師、質檢師、品酒師、品控師、供應商等七位代表的視角,講述了紅太陽酒業如何同心同力釀好酒的故事。
酒的醇厚,源于天地,成于匠心。從風土間的糧食孕育,到曲塊中的微生物魔法;從窖池內的發酵守候,到實驗室的精準把控;從舌尖上的風味雕琢,到全鏈條的品質護航——這七重品秩的淬煉,是時間與技藝的合謀,更是無數守護者的無聲誓言,闡述著“眾人同心筑質,時光釀酒見真章”的品牌精神。

非凡品質,源于眾人之功;傳世佳釀,成于共守之心。紀錄片中七位來自不同崗位、身肩不同職責的代表,共同登臺宣讀品質宣言。恪守同一個標準,融入同一個體系,共擔同一份使命。洪亮的宣言,既是對傳統釀酒文化和傳承匠心精神的崇高致敬,更是對嚴守質量防線、筑牢品質基石的莊嚴承諾。

在活動現場,濟寧市政協原常委、市規劃局局長韓連緒,濟寧市政協原常委、市文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王道雨也應邀蒞臨出席,并現場揮毫潑墨,為紅太陽酒業題寫了書法作品。白酒源于五谷、成于時光;書法起于筆墨、歸于心性。書法醉人與酒共,酒道書藝亦相通。一幅幅極具收藏價值的墨寶丹青,猶如一座座連接美酒與藝術的橋梁,為開窖節增添了一份獨特的文化魅力。
美酒封藏,時光見證歲月醇香
美酒的誕生,需要匠心的釀造,需要時光的醞釀。十二位身著傳統服飾的釀酒師傅邁著沉穩的步伐,把當天釀造的頭排原漿緩緩抬出。長達180天發酵的酒醅,經過時光歷練的層層演繹和釀酒匠人的精雕細琢,升華而成的珍釀瓊漿,猶如清冽的玉液一般,呈現在現場來賓面前。

六位特邀嘉賓和首席釀酒師,現場對頭排原漿酒進行鑒評。舉杯齊眉觀其色,俯首輕嗅聞其香,小口細品嘗其味。其色清亮如玉,其香醇厚如蘭的頭排酒,贏得了品鑒專家的一致稱贊,給予了“香氣優雅細膩、口感豐滿舒適,回味悠久綿長”的高度評價。

原漿頭排酒,披上大紅綢,鑒評嘉賓揮毫潑墨題寫美好寄語和封藏日期。公證人員現場宣讀公證詞,以法律之名確認這批原漿頭排酒的封藏時間、數量品質,為每壇酒賦予獨一無二的身份認證。這一刻,文化藝術與法律公證相得益彰,既提升了原漿頭排酒的文化收藏價值,也建立了消費者對品牌的深度信任。

佳釀天成,封壇承愿。在蒞臨現場嘉賓的共同見證下,眾多懂酒之人、愛酒之士進行了規模盛大的“百人封壇儀式”,六百多位經銷商、終端店和消費者代表依次進行封壇。

封好的酒壇在眾人矚目下送入藏酒區開啟歲月陳化。在祥酒酒莊的麒麟酒窖之內,一排排陶壇陣列其中,在恒溫恒濕的環境下,坐聽風月,默然醇化。封壇祈福,不僅讓美酒在歲月里生生不息,讓佳釀在時光里荏苒留香,也表達出對自然饋贈的感恩、對釀酒匠藝的傳承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發上市 文創新品正式亮相
位于嘉祥縣紙坊鎮武翟山村的武氏祠,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漢代石刻藝術群,被譽為“石刻上的史詩”,與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臘的瓶畫并稱為世界三絕。
從中國最早的石獅子到現存最古老的漢碑,從伏羲女媧的神話傳說到孔子見老子的歷史典故,從車馬出行的社會風貌到釀酒宴飲的生活場景,武氏祠石刻不僅是記錄文化盛景的藝術珍品,更是記錄華夏文明的重要載體。

以傳承中華文化和祥瑞文化為己任的祥酒,傳播發揚漢代畫像石藝術瑰寶,以高品質美酒為媒介,限量推出“武氏祠與祥酒品牌”聯名文化藝術醬酒產品,讓古老的漢畫像石藝術以更親切、可感知的方式融入現代生活。伴隨著特邀嘉賓登臺宣布首發,“武氏祠祥酒聯名款”文創新品正式發布上市。

飛人谷營銷策劃有限公司董事長梁文峰,現場講述了“武氏祠祥酒聯名款”的文化內涵與設計理念,這款產品的瓶型設計,源自漢代青銅器卓越技藝的國寶之作——錯金銀鳥篆文銅壺,以天象為脈,以古器為骨,融星君巡宇之宏規、龍雀銜云之祥瑞于一體。華彩靈動間流光鑠金,浮雕祥紋中藏納乾坤,每一處細節都深植華夏文明基因,皆是對東方美學的致敬,盡顯高端大氣、熠熠生輝之美。
把石上的祥瑞釀進酒中,融為酒體的醇厚包容,讓陳年基酒像石闕般歷經時光淬煉,這瓶酒,讓漢代祥瑞從石上醒來,在杯中重生。從武氏祠到世界酒桌,祥酒,讓嘉祥的‘祥’字,成為世界的共同祥瑞語言,而武氏祠祥酒,則是嘉祥遞給全球的文化請柬。

盛典尾聲,首屆“紅太陽酒業集團民間品酒師大賽”宣布啟動,紅太陽酒業總工程師、首席酒體設計師孫守營講解了大賽細則。舉辦品酒師大賽,既是一場全民參與的白酒文化盛宴,也是一次傳統釀造技藝與當代消費體驗的深度互動。通過極富創新性、趣味性和專業性的品酒賽事,在與廣大消費者建立深厚情感聯系的同時,也為民間高手搭建了展示才華、交流心得的平臺。

薪火賡續,弦歌不輟。作為中國酒文化的傳承者與先行者,紅太陽酒業奮力前行的腳步從未停止。連續舉辦七年的開窖節,展現的不僅是一家老牌酒企對釀酒事業的誠心、真心和用心,也讓企業的文化品牌升華為嘉祥的城市IP。
在這一場場的盛會里,歷史不再是書本上的文字,而是可觸可感的鮮活記憶;文化不再是博物館的展品,而是流淌在酒杯中的生命律動。在這一場場活動中,眾多合作伙伴和廣大消費者,也看到一個自信而溫暖的紅太陽,正在闊步走向美好未來。(國酒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