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8 11:23 瀏覽量:30326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本報訊 近日,中國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王克劍團隊,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建立了水稻無融合生殖體系,成功克隆出雜交稻種子,首次實現雜交稻性狀穩定遺傳到下一代。該項成果近日在線發表于《自然·生物技術》雜志。
據王克劍介紹,我國雜交水稻年種植面積超過2.4億畝,占水稻總種植面積的57%,產量約占水稻總產的65%;雜交水稻每年增產約250萬噸,可多養活7000萬人口。但由于雜交種子后代會發生性狀分離,無法保持其雜種優勢,育種家必須每年花費大量人、物、財力制種,農民也必須每年購買新種子。“無融合生殖能夠解決這一難題。”他解釋,這是一種通過種子進行無性繁殖的生殖方式,可以隨著世代更迭而不改變雜交品種的雜合基因型,從而實現雜種優勢的固定。
據了解,王克劍團隊將秈粳雜交稻品種春優84選為水稻無融合生殖研究的模式品種,利用CRISPR/Cas9基因(一種基因治療法)編輯技術敲除了其中4個水稻生殖相關基因,使雜交稻產生了無融合生殖性狀,并產生了與雜交稻一樣的克隆種子。團隊進一步檢測確定,通過克隆種子培育的子代植株與一代雜交稻高度相似。“這項工作證明了雜交稻進行無融合生殖的可行性,是無融合生殖研究領域的重大突破,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如是說。(中國食品網轉載發布)
上一篇:2018年水源地環境整治任務基本完成
下一篇:我國膨化食品行業積極探索轉型升級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