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15 10:39 瀏覽量:15106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近日,農業農村部等10部委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若干意見》,綠色養殖被提到了新高度。去年,我國淡水魚行業因產能過剩,價格暴跌。近期,小龍蝦價格下滑。如何從根本上解決豐產傷農,讓有限的土地資源得到合理利用,將是農業面臨的痛點。
破解這一難題要利用好互聯網+物聯網,合理布局產業結構:一是結合市場需求養殖。利用大數據分析平臺做好配額養殖,這樣既可以避免盲目養殖,造成資源浪費,又可以提升養殖品質,做到優質優價。二是讓追溯體系在第三產業中體現更高的價值。三是食安中國的理念得到落實。
土地是農民賴以生存的資本,應用自然農法種養殖,結合市場需求,利用互聯網、物聯網生成的大數據提高產銷對等,讓有限的土地資源通過大數據分析配額種養殖,從而增加土地收益。同時,通過封閉產業鏈管理可以提升種養殖產品質量,食品安全得到保障。合理種養殖地規劃,改善養殖環境,布局產業結構。產業鏈相對封閉的優勢在于,農民負責按銷售端的規范種養殖,銷售端按合理的利潤讓消費者吃上放心產品,每個環節都得到應有的利潤。
解決產能過剩難題的有效的辦法是,農產品銷售和種養殖企業實行對手交易,養殖企業達到銷售企業的種養殖標準,銷售企業對種養殖企業實行培訓和監管,計算出養殖量并規劃好養殖面積,通過訂單下達來完成產銷對等。因此,要做到“養起來、管起來、走出去、引進來”。養起來,是指龍頭企業制定養殖規范,帶動小養殖戶通過分享龍頭企業的核心技術,提升養殖水平,在統一銷售。管起來,是讓銷售企業根據消費市場的需求通過“物聯網+”幫助養殖企業做品牌建設。在物流發達的現代產業鏈中,通過走出去,讓產品進入千家萬戶。通過引進來,讓品牌運營建設帶動鄉村旅游。(中國食品網轉載發布)
上一篇:早春川茶泡出振興之路
下一篇:烏蘭市監局五項措施確保“肉菜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