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26 14:29 瀏覽量:15669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中國食品報四川訊 2400輛新能源汽車,將為城市綠色發展作出怎樣的貢獻?根據成都市新能源汽車及充電設施監測監管平臺(以下簡稱“平臺”)監測數據分析顯示,自2018年初至今已接入的2400輛新能源汽車累計行駛4073萬公里,累計節省燃油519萬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1.25萬噸,相當于在成都市植樹1.31萬棵。

成都高新區某商業區的充電樁
該平臺的功能不止于此,無論是企業還是市民,都有望從平臺受益——該平臺能夠實時監控、分析新能源汽車運行狀況、零部件損壞、充電樁分布等數據,幫助企業產能調整、技術改進、精準充電設施投放;還能為新能源汽車駕駛者提供充電、路況信息等服務,便利市民出行。
日前,記者走進位于成都高新區的成都市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探訪由該公司打造的全國首個“車樁一體化”大數據平臺。
不用重復交押金
一個APP“搞定”充電
“平臺匯聚相關部門產業數據、新能源汽車實時動態、充電設施運行狀況等,是基于匯總整合成都市新能源汽車及充電設施數據采集監測的統一平臺,服務于政府、民生和產業,希望助推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 成都市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顧勤告訴記者。
記者現場看到,該平臺已進入測試聯調階段,在平臺上,成都市新能源汽車數量和增幅、車型排位、充電樁區域分布、充電設施企業排位等數據一應俱全。除了整體圖表,平臺還能實時監測新能源汽車和充電樁運行情況。在監控大屏上,隨著畫面切換,可以看到現已接入的充電樁點位不斷閃爍,無論是使用中的或長期離線空閑的,都一目了然。目前,平臺已經接入充電設施4500個。
而打開成都地圖,則分布著密密麻麻的車輛,平臺目前已接入全市新能源汽車2400輛,分為灰色、綠色、藍色,不同顏色代表不同車況,或在運行,或在休息,或處于離線狀態。點開任意一輛車,都能看到具體行駛狀態和路線,如果車輛發生任何狀況,還能實時自動發出一二三級警報。

成都市新能源汽車及充電設施監測平臺
作為全國首個“車樁一體化”大數據平臺,該平臺打通數據孤島,形成了全市統一的大數據平臺。開新能源汽車,半路沒電了,最近的充電樁在哪里?市民擔心的這些新能源汽車難題,也將通過該平臺破解。通過整合全市充電設施位置和狀態數據,平臺為全市新能源汽車用戶提供統一充電服務。平臺正式上線后,用戶只需要下載一個APP,就可以看到所有充電樁位置,通過導航前往充電,免去了以往需要下載多家不同服務商APP和充值多份押金的困擾。
“大數據+交通”
服務政府、民生和產業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作為治理環境、帶動產業升級的朝陽產業,獲得各方高度關注。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一季度,成都市已累計推廣新能源汽車4.32萬輛,建設充電設施1.06萬個。
根據20日當天平臺監測數據分析顯示,自2018年初至今,已接入的2400輛新能源汽車累計行駛4073萬公里,累計節省燃油519萬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1.25萬噸,相當于在成都市植樹1.31萬棵。“這些數據的分析是未來我們的一項重要工作和嘗試。未來每一輛新能源汽車減少了多少碳排放,用戶是可以獲得相應的政府補貼的。”顧勤告訴記者。
據介紹,作為定位為服務政府、企業及百姓的公益性平臺,平臺在搭建初期就對車樁數據模型進行了深度地研究和設計,通過“大數據+交通”新模式,結合車輛行駛區域熱度和交通路況信息,研究駕駛員出行行為及充電習慣,通過全市場站忙閑狀態,分析充電樁供需平衡關系,為政府主管部門緩解交通擁堵、引導充電設施建設提供數據支撐。除政府所需的管理功能外,大數據公司將平臺工作重心放在大數據分析及便民服務方面,通過挖掘數據價值,為企業帶來增值服務,同時還將在充電服務方面為市民帶來便利,讓老百姓真正體會新能源汽車的優勢和便捷。
顧勤透露,平臺正式上線運營后,將在新能源汽車及充電設施運行安全、交通擁堵治理、市民便捷出行等方面進一步開展大數據分析研究,未來平臺還將有更多想象空間。(記者 向晨晨 攝影 許少峰) (中國食品網轉載發布)
上一篇:山東德州重拳打擊食品違法犯罪 一年偵辦刑事案件140余起
下一篇:成都高新區企業瞄準干細胞 建“千萬級”生物樣本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