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3 10:01 瀏覽量:28501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奶產業是寧夏農業結構優化調整的重點產業。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凝聚各方力量,調動各種要素,積極主動作為,大力推動奶業保持健康發展。
據了解,自治區一季度的奶產業主要呈現存欄數增、產量增,生鮮乳銷售價格降、銷售趨緊“兩增、一降、一趨緊”的特點,全區奶牛存欄47.53萬頭,較2019年年底增加3.8萬頭,增長8.7%;生鮮乳產量50.3萬噸,同比增加9.55萬噸、增長23%;日均生鮮乳產量6500噸以上,同比增加1100噸,增長20.4%。
面對上述問題,自治區積極作為,全力以赴為奶業解困。
首先,強化頂層設計。自治區組成調研組赴主產縣(區)開展專題調研,形成調研報告,制定了結構優化調整實施方案,明確2020—2025年發展目標,按照“聚焦、強鏈、增值、整合”的思路,推出奶牛良種擴繁增量、新建擴建規模奶牛場、乳品加工能力提升、優質飼草料生產、綜合管理能力提升六方面的政策。
其次,狠抓工作落實。全區召開奶產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與奶產業主產市、縣(區)進行面對面、點對點溝通交流。按照以月保季、以季保年、以年保目標的工作思路,制定縣(區)奶產業發展情況、奶牛養殖場基本情況、乳制品加工企業生產情況三本臺賬。督促各縣(區)每月上報工作進展,每季度匯報產業發展情況,確保第一時間準確掌握全區奶產業發展情況、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具體工作措施。
第三加大指導服務。積極幫助主產縣(區)奶牛養殖場開展奶牛進出口調運工作,擴大奶牛群體數量,2020年全區計劃進口荷斯坦奶牛9.5萬頭。制定《2020年全區奶牛性控凍精(胚胎)補貼項目實施方案》,聯合中國(寧夏)奶業研究院組織專家編制“抗疫情、促生產、保供應”技術服務手冊,及時為奶牛養殖全產業鏈提供技術指導。組織全區規模奶牛場申報國家“三農補短板”奶業提質增效項目,支持奶牛場升級改造。
第四,搭建互動平臺。建立寧夏奶產業工作微信群,全區所有乳制品加工企業、規模奶牛場負責人和各市、縣(區)農業農村部門全部加入,打通了管理、生產、加工、銷售者信息交流的孤島。與天潤、新希望、上海光明等D20乳企建立了緊密聯系,搭建了穩定、高效、便捷的對接交流平臺,積極推進招商引資工作。
多措并舉之下,寧夏的奶業形勢正在逐漸“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