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8 12:19 瀏覽量:17295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神秘的夜郎古國,聲名鶴起的夜郎古酒,已進入大眾視野。《史記》稱:“西南夷君長以什數,夜郎最大”。構樹果實聚花果被夜郎國人采用古法釀造出了色鮮味美的“楮桃紅”酒,枸醬的第一縷幽幽酒香從這里飄起。幾千年前,神秘的夜郎古國,締造源遠流長的夜郎文明。如今有了醬酒經典夜郎古酒,傳承厚重的醬酒文化。

2020年8月26日,貴州花溪“夜郎谷”莊園創立者、貴州省著名藝術家宋培倫老師蒞臨夜郎古酒業參觀,對夜郎古酒莊建設進行了深入指導。夜郎古酒業董事長余方強全程陪同。
在23年前,宋培倫為傳播貴州屬地原屬地夜郎國文化,放棄美國的生活毅然回國,用了整整20年,建立了馳名中外的“夜郎谷”生態莊園。現今,夜郎古酒業發揚宋培倫老師之精神、毅力及情懷,傾心打造“夜郎古”酒莊,為發揚及傳承夜郎古國枸醬千年醬酒釀造工藝及夜郎文明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神秘夜郎谷:80歲藝術家20年打造生態石堡
貴州藝術家宋培倫,1940年2月生于貴州省湄潭縣。貴州是夜郎國所在地,自小宋培倫就聽過很多夜郎國的故事,在他的家鄉也有很多神秘的古城堡,所以他心中一直有個夜郎國情結。
一九九七年,時年56歲的宋培倫旅美歸國,回到家鄉貴州,考察了貴州花溪的300畝荒地,最后確定在這里建設他心中的“夜郎國”,命名為“夜郎谷”。
二十多年來,宋培倫和一群花溪本地農民石匠一手一腳、一磚一石壘起了現在規模的石頭景觀。夜郎谷所處的土地,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漫山遍野都是石頭。石頭是最普通、最自然、最持久的材料,以前當地的村民靠炸石頭為生,夜郎谷的石材就是最好的禮物。

走進夜郎谷喀斯特生態園古堡,叢林茂密,一株株參天大樹在陽光下留下斑駁的影子,林間歌唱的小鳥,穿梭的松鼠,是那么的和諧美好。林間建筑都是用石塊建造的,屋身的藤蔓賦予了建筑生機,石縫中的雜草似乎在向游客訴說這座城堡的故事。如今,這座石頭城堡成為貴陽的一個著名景區,國內外很多游客慕名而來。
僅憑一顆樸實的心和對故鄉的信仰,拋棄藝術形式的束縛,宋培倫與故鄉樸實真山真水一起,共同塑造一件屬于家鄉貴州、屬于大地的地景藝術作品——“夜郎谷”。這件用生命鑄就的作品表達著宋培倫的生命意識;表達著“天人合一”“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文化主張;表達著環保、生態的理念;講述著一個老人對故鄉貴州的信仰與熱愛。

佳釀夜郎古:酒莊和古典醬香傳承夜郎國文明
公元前135年(西漢建元6年),漢武帝劉徹使臣唐蒙出使南越(今廣州),在南越王的宴席上,唐蒙嘗到了今仁懷一帶產的歷史史酒——枸醬酒。為取悅漢武帝唐蒙繞道鳛部,即現在的仁懷一帶,取枸醬酒獻給武帝,武帝飲后,覺得甘美異常,贊其“甘美之”,故有“唐蒙飲枸醬而使西域”之說。

貴州茅臺鎮最古老、最經典的醬香品類,是漢武枸醬的正宗嫡傳。夜郎古酒所呈現的古典醬香品質和背后深邃的歷史文化,是對中國醬酒香型推廣和品牌塑造做出的開創性貢獻,極大豐富了中國醬酒的文化內涵,提升了茅臺鎮作為中國酒都的歷史風韻。
夜郎文明,以大竹崇拜為特征,而西南多個少數民族均有相關體現,可見,夜郎并未消失,而是以竹崇拜為核心凝聚力綿延至今。

如今,夜郎古酒業正在傾心打造夜郎古酒莊,在古酒文化支撐下,融入夜郎文化屬性增加形象品牌與建筑的多元性,以釀酒工藝流程為引導,植入酒罐、酒瓶、酒工具等酒文化。古法制曲房、古窖池、露天酒窖、古酒記憶博物館……建成后的夜郎古古釀小村,將復原傳統技藝,全方位展示古法釀酒精髓。
(中國食品報中國酒獨家報道)
上一篇:酒業觀察:14家白酒上市公司半年成績單,一半歡喜一半憂
下一篇:犍為縣樂果幫首屆獼猴桃采摘節開幕 以果為媒促鄉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