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2 09:37 瀏覽量:28014 來源:中國食品網
早晨到生態公園跑步,上午在花園般的實驗樓上班,中午約朋友去綠道旁的茶吧喝茶,晚上到附近的永安湖畔散步。”在天府國際生物城,康諾亞生物醫藥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剛這樣度過一天。
徐剛并不知道,他眼中綠道穿行而過的雙流區永安鎮鳳凰里社區,5年前還是傳統農村,綠道周邊綜合體內的不少工作人員就來自當地社區。
五年間,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的變化可不止這一點。3月19日,記者獲悉,本月賽默飛聯合創新實驗室正式開放運營,該實驗室由生物城與世界500強企業——賽默飛世爾科技共建,提供開放式的共享檢測服務平臺,助力項目研發落地。
包括生物醫藥孵化器聯合創新實驗室在內,一個個優質項目、創新團隊不斷集聚,五年來天府國際生物城累計落戶項目150個,總投資超1100億元,區域內學校、醫院、社區綜合體、人才公寓、便利店、公園等生活配套陸續投運,一個功能復合、職住平衡、服務完善、宜業宜居的城市新型功能區正逐漸成型。
打造高能級載體 勇擔科技攻關使命
2020年,對生物醫藥行業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對疫情肆虐,行業科研攻關力度再攀新高度。
這一年,威斯克新冠疫苗入圍國家12個疫苗攻關項目,瀚辰光翼研發的全球首臺高通量核酸檢測儀,每天每臺可篩查超2萬樣本。
據悉,威斯克新冠疫苗是國內首個由昆蟲細胞生產的重組蛋白新冠疫苗。這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魏于全目前正在研究的項目。
魏于全介紹,目前該新冠疫苗已得到國家藥監局許可,進行了一期二期的臨床實驗,即將在多個國家進行三期臨床,有望在今年上半年上市。而另一邊,他的團隊與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共建的“天府疫苗谷”,即將在生物城投入使用,助力打造全鏈條疫苗產業。
在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孵化園一期的生物醫藥平行實驗室,成都醫學院的教授鄒強與團隊在這里著手開發一種治療白血病的生物藥,該候選藥物上市后有望大幅降低患者的治療費用。
據他介紹,該候選藥物開展研究者發起的臨床試驗研究需要用到CAR—T細胞生產線。要搭建這樣一條生產線,單固定資產投入就要近3000萬,這對于初創公司來說負擔不小。但在生物城完成一個批次實驗,14天只花了5萬元。
據悉,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的生物醫藥國際平行實驗室,面向國際前沿的生物治療技術,建立了包括干細胞、細胞疫苗、CAR—T細胞、mRNA細胞等7大技術平臺,擁有15條生產線,并對外開放共享使用。
瞄準細分領域 突出高質量發展
1月14日下午,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與費森尤斯奧美德集團及阿奎利亞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舉行云簽約儀式,這標志著天府國際醫療中心與世界500強企業費森尤斯旗下奧美德集團的合作全面啟動。
在2021年開年第一個月,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就簽下了一個世界五百強企業,取得了漂亮的開門紅。
如何進一步推動投資提質增效?天府國際生物城的答案是瞄準細分領域,突出高質量發展。在投資工作中,天府國際生物城精準定位高能級企業、關鍵技術平臺、核心團隊,采取上門(參展)拜訪、辦會(參會)交流等多種方式獲取有效項目信息。僅2020年,就走訪企業近200家,實現一批重大產業項目成功落地。
瞄準“天府疫苗谷”,與川大合作推動全國首個昆蟲細胞產重組蛋白疫苗進入臨床II期,鎖定近20個新型疫苗、疫苗佐劑、細胞治療藥物加快研發轉化;瞄準抗體藥物,引進一橋生物技術創新藥物全球總部及制造基地,力爭打造成為中國中西部地區產能最大的抗體藥物生產基地以及中國最大的自有品種抗體藥物生產基地;瞄準醫用醫療設備,引進南格爾智能輸血技術創新產業園,力爭建成全球一流的智能采輸血設備研發和裝配基地;瞄準高品質科創平臺項目,引進賽默飛聯合創新實驗室,建設西南地區首個大分子藥物早期藥效/藥理學初步評價共享實驗平臺。
此外,生物城聚焦新藥創新成果轉移轉化,加快引進培育具有重磅價值的新藥品種,已聚集在研新藥品種101個,其中化藥41個、生物藥53個、中藥2個、醫療器械5個,其中在研I類新藥37個、獲得臨床批件及進入臨床新藥25個。
產業生態圈建設完善 功能布局提升
經過五年的發展,生物城產業功能區總體規劃構建成型,以“四鏈一社區一體系”全生命周期生物產業生態圈、建設國際宜居品質公園城市示范區為實施路徑,創新鏈更加完善,供應鏈日趨專業,金融鏈持續壯大。
作為全國首批重大新藥創制示范基地,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目前已突破12項關鍵瓶頸技術,6個平臺獲得國際認證,支持獲得新藥證書23個,擬開展第二輪示范基地申報工作。圍繞干細胞、細胞疫苗、慢病毒、CAR-T細胞、脂質體、質粒、mRNA七大技術領域,新引入15個公共服務平臺,初步構建“一站式”生物醫藥創新服務體系。與省藥監局合作共同搭建專業服務平臺、推動產業項目實施、守好藥品安全底線,已將園區10個項目納入省藥監局首批重點跟蹤服務生物醫藥項目目錄,占全省27%。
同時,圍繞“構建極核城市”,加快建設成都全球生物醫藥供應鏈服務中心,可儲存-20℃到25℃冷鏈產品的5000㎡供應鏈倉儲中心已投用,并先后取得進出口許可、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全類)以及保稅倉庫注冊登記證等資質,初步完成進出口服務功能體系搭建。
另一方面,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發揮“管委會+平臺公司”資源優勢,“股權投資+債權投資+金融服務”綜合金融服務平臺雛形初現。成立國有生物醫藥產業基金管理公司,完成設立15億元產業母基金,搭建首支生物醫藥細分領域IVD子基金,累計完成對外投資近4億元;針對生物醫藥企業融資痛點創新打造“Bio”系列金融產品,積極開展投融資對接活動,助力園區金融服務能力提升。
依托永安湖城市森林公園 打造公園社區
徐剛看到的是生物城的產業生態變化,而在雙流區永安鎮鳳凰里社區黨委書記鄧小英看來,“最大的變化是,以前出門看到的是葡萄架,現在很容易看到科研工作人員。”她說,生物城的建設,不僅改變了當地的面貌,更極大提高了當地居民的生活品質。
目前,生物城1.1萬平方米孵化園商業街已累計招商超1800平方米,其中包括各類餐飲店、超市、診所等業態;文化中心、湖畔餐廳、711便利店、彌遠咖啡、社區綜合體等配套設施開始營業,可覆蓋企業員工近3000人;新建公立幼兒園、小學2020年入園學生分別達到113人和79人,孵化園576套青年公寓入住率達100%;已建成10km永安湖綠道示范段、23.4萬㎡條條河濕地公園。
去年國慶期間,永安湖城市森林公園開展“生命健康”主題國慶嘉年華活動,打造生命鳥巢、天空之鏡、快閃書店、萌寵嘉年華等打卡及親子體驗項目,累計接待游客3.8萬人次,與黃龍溪景區、歡樂田園形成近郊旅游新環線。
對于生物城建設給大家帶來的變化,當地居民最有發言權,居住在這里的網友@樂游給生物城留言:謝謝這群追夢者,為我們建設美麗的家鄉。
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相關負責人表示,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生物城將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攻堅年”主題,在成都建設“五大發展先行區”中找準定位,以持續保持生物醫藥園區綜合競爭力排名全國第一梯隊為目標,加快形成引領全國生物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
中國食品報四川報道
上一篇:郎酒莊園「中國郎·山谷光影秀」全球首秀
下一篇:成都高新區再添一座“世界燈塔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