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9 14:00 瀏覽量:11241 來源:食品網
中國食品報“加快四川食品飲料產業高質量發展”專題報道
為有效推進四川省食品飲料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相關企業拓寬新視野,聯合行業協會開展“加快四川食品飲料產業高質量發展”專 題宣傳推薦活動,全面持續推廣四川食品飲料產業創新發展。
近日,中國食品報記者一行在宜賓市高縣農業農村局的陪同下走進宜賓市高縣劉家大院餐飲有限責任公司調研采訪,了解該公司在餐飲產業發展和春酒文化中的探索實踐。

劉家大院
高縣劉家大院是一座古樸傳統的川南三合院木制結構,青瓦木柱,板壁雕窗,木門吱呀,古色古香,燈籠高掛,吉祥如意,像一位樸實慈祥的鄉下老人,平靜怡然,熱情厚道,坐落在高縣慶嶺鎮,該公司主要以農家樂模式為主導,進行生產經營,重點塑造“川南春酒”文化的特色體驗,以及休閑、觀光、餐飲等。

劉洪斌介紹記者采訪
高縣劉家大院主人劉洪斌告訴記者,2018年,川南請春酒(民俗)被列為四川省非遺文化遺產,這里也是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川南吃春酒的體驗基地,在2020年被確定為四星級農家樂,詩經里記載“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冬天開始釀酒,經過春天才做成,便是春酒的由來了。

春酒宴
據了解,在明末清初時期,“請春酒”廣泛發展成為了川南百姓互相來往、交流感情、增強融合的一項重要民間習俗,是川南農耕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為晚輩給長輩拜年,親朋好友之間相互拜年,禮尚往來,是一種非常有儀式感的習俗,也是川南春節過年期間必不可少的一種儀式。
川南春酒速來有分“三臺”之說,何謂三臺?春酒共分三臺吃食,講究先涼后熱。
一臺茶食,木制的茶盒里擺上各式的自制小茶點,甜而不膩,配上茶壺里泡上的本地綠茶,親戚朋友圍坐一桌,喝茶品點聊家常。茶點有炒米糖、軟脆芝麻糖、花生糖、香脆米花糖、甜脆苕絲糖、香酥巴果子、清香芙蓉糖等。茶過兩遍后,再上兩盤熱茶食鴨兒粑,盤子邊上還要配上一小碗清水,筷子夾起時蘸一下,方便夾拿。
二臺喝酒,配上家里自制的臘味:香腸、豬肝、豬心、豬肚、豬舌、豬耳朵、臘肉、鴨蛋等,還有油炸花生米,涼拌菱角菜,上一大碗香味純正的醪糟米酒。
三臺正餐,吃九大碗(俗稱五大四小),也就是九種菜,一般配置的有蒸頭碗、紅苕扣肉、鹽菜扣肉、粉蒸肉等,配以筍、芋、苕或海帶、粉條等小菜。第三臺將蒸、燒、炒、熘、煸的中國菜品制作技術淋漓盡致地聚集在一起,擺滿一桌,隆重但不奢華,豐盛但不浪費。

“在川南春酒文化一環中,也極具祝酒氛圍的營造,特擬了十杯春酒歌以贊之”,劉洪斌談到,一杯春酒潤咽喉,二杯春酒暖胃彎,三杯春酒沁丹田,四杯春酒返童顏,五杯春酒開胸膽,六杯春酒忘憂煩,七杯春酒最健談,八杯春酒乘飛船,九杯春酒凌云端,十杯春酒活神仙。
“尋芳高縣,醉在慶嶺;飲此春酒,樂以忘憂。”劉洪斌還談到,春酒化春雨,滋潤著慶嶺俏麗丘巒;春酒澆春華,裝扮著慶嶺富饒田園。濃烈的春酒文化成就了劉家大院,正是春酒文化這種極具儀式感的特殊形式,以及豐富的民俗文化內涵,吸引著周邊慕名來此體驗春酒的賓客絡繹不絕。

春酒宴
來往賓客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后,細細感受春酒所帶來的的體會,紛紛在此留下許多優美詞句,青峰醉了倒筆懸書九重天,金雞醉了緊追鳳凰同蹁纖;憑春酒增春色,春月夜夜送好夢;借春酒催春耕,春山處處聞杜鵑。隨著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現在人們更注重物質文化生活的提升,“請春酒”這一極具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逐漸在社會上營造起了一陣民俗文化熱潮,引起更多人的關注。
一直以來,“請春酒”在川南地區群眾長期的生產實踐和社會生活中逐漸形成世代相傳,比較穩定的流行習俗,民俗文化的傳承不僅僅是歷史的延續,更造就了中華民俗的精神傳統和人文性格。
在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上下5000年的傳承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準則、完整的禮儀規范和優秀的傳統美德,被世人稱為“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而在此錦繡一隅,世代傳承的“春酒文化”便是最好的印證。(黃照 付恩艷)
上一篇:四川食品產業報道:宜賓越華食品古法傳承生態手工面
下一篇:四川食品產業報道:宜賓銀皇食品致力打造花生堅果行業領軍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