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30 10:32 瀏覽量:25416 來源:中國食品報
近年來,新式茶飲市場發展迅速,但也隨之暴露出部分店鋪的食品安全問題,信息化時代,消費者的知識和觀念都在不斷升級。《2020新式茶飲白皮書》指出,消費者除了重視茶飲口感,更加重視其是否符合健康標準,茶飲店想要一直持續發展,必須嚴守“綠色”、健康底線。
“我以前可喜歡喝奶茶了,現在白給都不喝……”近幾年,時有曝光制茶用具和抹布混放、壞水果和好水果混用、標簽不實等操作,讓人觸目驚心。
“水果易壞,這樣做是為了控制成本。店面太多,管理難以跟上。”在廣州經營了4家茶飲店的阿瑋,道出了茶飲店屢屢出現食品安全問題的原因,她認為這樣做“不僅違規違法,也于己不利,不會長久”。
而國家相關部門對奶茶、果汁等新式茶飲行業的監管,也在不斷加碼。近期,河南省市場監管局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現制現售飲品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的通知》,全面加強現制現售飲品的食品安全監管。
“監管愈加嚴格,行業愈加規范。”有業內人士提出。信息化時代,消費者的知識和觀念都在升級,網紅茶飲店想要“長紅”,首先要嚴守“綠色”、健康底線。
未來發展前景可觀
資料顯示,新式茶飲料是以各類茶葉,輔以不同的萃取方式提取的濃縮液為原料,并加入新鮮牛奶、天然動物奶油或各類新鮮水果調制而成的飲料。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新式茶飲分類一覽”顯示,奶茶、水果茶、水果奶茶、奶蓋茶等都包含在內。
在網絡上搜索“奶茶內幕”詞條,幾乎都是關于其后廚不衛生、食材不新鮮、用料不利于健康等種種食品安全問題的曝光、分析和解讀。加上近年來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這個行業是否正走向沒落?
“90后”阿瑋,在2019年下半年在廣州開了第一家自創品牌“茶檔”,主推手打檸檬茶,如今,她的“茶檔”店已增至4家。
“我們店鋪的消費群體很大,冬天喝熱的,夏天喝冰的,全年都可售。”阿瑋說。
數據同樣證實了該行業可觀的未來前景。
調查報告顯示,近年來,新式茶飲市場發展迅速。根據Mob研究院數據,新式茶飲市場規模由2018年的866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1136億元,預計到2025年將增長至3400億元。2021年年底門店數量超過50萬家。
一個有關“新式茶飲行業用戶畫像及消費偏好分析”的報告中顯示,新式茶飲的消費用戶以中青年為主,且女性占6成以上。同時,在《2020新式茶飲白皮書》中指出,消費者除了越來越重視茶飲口感外,更加重視其健康。
全面提升監管力度
新式茶飲市場規模越來越大,引發了各類產經研究機構及媒體對該行業的關注分析,而其存在的食品安全問題也引起了相關監管部門的重視。
2018年6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了《關于加強現制現售奶茶果蔬汁監督管理的通知》,提出了對網紅飲品的具體管理監督要求。
但此后新式茶飲仍舊問題不斷。網友們調侃其為“天天道歉,天天出事”。茶飲店成了各地監管部門的重點。
2021年8月,四川省成都市市場監管局走進全市9個區(市),對近300家奶茶飲品店開展監督檢查和行業規范,以城市商業綜合體、人流量較大的商業街、奶茶消費量較大地區為重點區域,對奶茶飲品店的主體經營資質、食品原材料進貨來源、防蟲防塵設施、制作環境衛生、設備容器清洗消毒及人員管理、操作規范等情況進行專項檢查。
檢查發現,個別商家仍存在員工操作期間未佩戴口罩且佩戴飾品、食材儲存不規范、垃圾桶未及時加蓋、未建立清洗消毒記錄臺賬等問題。針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執法人員均責令現場或限期整改,并對一家涉嫌違規貯存食品原材料的奶茶店和一家未辦理《食品經營許可證》或《備案證》的奶茶店進行立案查處。
“我們每年都會進行監管,特別是在夏天茶飲消費增大時。”成都市市場監管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
今年3月,河南省市場監管局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現制現售飲品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要督促飲品店,特別是連鎖品牌總部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按照相關法規要求,加強門店食品安全管理,規范飲品制售行為,并提出要定期組織轄區內所有飲品店從業人員進行相關學習和考試,全面提升從業人員食品安全意識和素質。
政策引導產業健康發展
身為從業者的阿瑋也感受到,相關部門對茶飲店監管的頻次和要求正在逐年增加增強。她期待,監管能促使行業越來越規范,“行業越規范才能越穩定,對我們從業者來說,這其實是利好。”
“水果容易壞的問題,我們可以想辦法解決。”阿瑋也分享了自己的相關經驗。為保證食品的品質可控,她不僅直接對接果園,還將水果送到合作的加工廠將其加工成果醬儲存。對飲品的茶底部分則嚴格要求“4小時必須換新”,當天未用完鮮果必須廢棄處理……
“酒香不怕巷子深。”阿瑋講述,在開茶飲店前,她一直從事食品類相關行業,自己的父母也是相關行業從業者。她的第一家茶飲店開在小巷子中,正因為其堅持衛生、新鮮并注重研發,即使面對疫情,她的茶飲店仍舊經營的較好。
行業發展正趨于規范
2021年3月,人社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三部門發布的18個新職業中,加入了“調飲師”。其被定義為:對茶葉、水果、奶及其制品等原輔料通過色彩搭配、造型和營養成分配比等完成口味多元化調制飲品的人員。
5月,新式茶飲行業首個具體產品標準——《茶類飲料系列團體標準》正式發布。首批制定的新式茶飲產品類標準包含現制奶茶、現制奶蓋茶、現制水果茶、現制氣泡茶和現制冷泡茶5類。
“該標準的制定標志著新式茶飲告別‘非標’,進入更規范更健康的新階段。”相關調查報道中論述,“在新業態發展的過程中,品牌快速升級,市場優勝劣汰,陣痛總是難以避免,對新茶飲的精細化、規范化管理已然勢在必行。這也對企業提出更高的要求,無論是頭部企業,還是新生力量,都應該珍愛品牌聲譽,從最基礎的食品安全、員工培訓、質量管控等方面,把好關,鋪好路。”
“當然,產業發展離不開政策引導。”有業內人士表示,針對新興業態,近年來,相關監管部門持續關注、持續行動,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強化行業規范發展。“未來,在品牌自身優化和政策發展環境的雙向促進下,新式茶飲行業或將迎來二次升級”。
(任然)
上一篇:產能擴張疊加疫情影響 赤蘚糖醇市場現頹勢
下一篇:為環保去掉標簽 提高瓶身回收利用率 “裸包裝”飲料消費者接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