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7 15:53 瀏覽量:15958 來源:中國食品工業雜志社
1.《規劃》的編制背景。食品安全關系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關系社會大局穩定,食品產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性、民生性產業,也是四川重要的支柱優勢產業。食品安全和產業發展緊密關聯、相輔相成,“十三五”期間,全省各地各部門深入實施食品安全戰略,食品安全形勢持續穩定向好,產業聚集發展態勢更加明顯。但食品安全和產業發展仍面臨不少問題和挑戰,與新時代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仍存在差距,“治標”的工作有待進一步鞏固,“治本”的問題還未根本解決。這些問題影響到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必須統籌兼顧,深化改革,協調解決食品安全和產業發展互動中的痛點、堵點、難點,進一步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
2.《規劃》的編制過程。2021年5月,啟動《規劃》編制工作。一是注重統籌兼顧,把握總體框架。認真分析國家和全國各地“十四五”食品安全和產業發展規劃文件,緊密銜接、充分對接《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四川省“十四五”市場監管現代化規劃》,注重綜合規劃引領和食品安全具體指導相結合,做到綜專結合、各有側重,確定起草思路。二是堅持強基固本,做到守正創新。對“十三五”期間食品安全和產業發展工作成就進行總結,處理好食品安全和產業發展的關系,堅持既要發展,更要風險防控、守好底線;既要發展的速度,更要發展的安全效益。繼續發揚好的經驗做法,在此基礎上發展創新。三是注重開門問策,廣泛聽取意見。赴省內多地深入調研,多次征求相關單位、基層等意見建議,面向社會有獎征集,鼓勵建言獻策,組織專家評審,充分吸收群眾智慧、專家意見、基層經驗,凝心聚力編制好規劃。
3.《規劃》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總體目標。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遵循“四個最嚴”要求,堅持安全第一、科學發展,創新引領、高效監管,多元參與、共治共享,市場導向、集約集聚4項基本原則,建立食品安全現代化治理體系,提高全鏈條、全過程監管能力,有效破解制約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瓶頸問題,加快構建安全、綠色、生態、特色鮮明的四川食品產業體系,推動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為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貢獻力量。
到2025年,“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的食品安全現代化治理體系日益完善,治理能力大幅提升。食品安全法規制度和標準規范不斷健全,各方責任有效落實,風險防控能力明顯增強,突出問題得到有力遏制,食品安全狀況持續向好。食品產業布局和結構不斷優化,優勢特色產業快速發展,聚集態勢基本形成,食品產業綜合實力顯著增強。
4.《規劃》的主要內容。《規劃》共計5個章節、13個專欄。其中:第一章為規劃背景,主要是“十三五”時期的工作成就、面臨的挑戰和機遇。第二章為總體要求,包括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第三章和第四章是《規劃》的主要任務,涉及8大方面。第三章為提升食品安全監管現代化水平,從5個方面提出主要任務。一是健全食品安全法規制度。涉及推動食品安全法規建設、健全食品安全制度、完善食品安全標準。二是落實食品安全責任。通過法律、行政、經濟等手段,強化生產經營主體責任、壓緊壓實屬地責任、落實部門監督管理責任、推進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引導各方資源和力量參與,保障食品安全。三是加強全過程監管。涉及加強種植養殖環節、糧食收儲、生產加工、流通銷售、餐飲服務內容。四是提升監管保障能力。主要是從加強檢驗檢測、智慧監管、食品安全基礎研究、監管隊伍、專業應急處置隊伍建設,為食品安全和產業發展提供監管保障能力。五是保持嚴懲重處高壓態勢。包括強化行政執法、行刑銜接、信用聯合懲戒。第四章為推動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從3個方面提出主要任務。一是持續優化產業空間布局。立足成都平原經濟區、川南經濟區、川東北經濟區、攀西經濟區、川西北生態示范區等區域,發揮地域農業、產教融合、地理、氣候等資源優勢,形成各具特色的產業基地。二是推動重點領域加速發展。立足產業基礎、市場規模、品牌影響力,做強優質白酒、糧油加工、肉制品加工三大優勢產業;立足四川特色農業資源優勢,做精精制川茶、調味品制造、包裝飲用水、果蔬加工、食用林竹加工五大特色產業;搶抓消費升級機遇,做優方便食品、特色健康食品兩大新消費產業。三是著力強化產業發展支撐。涉及提高全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加快推動園區建設、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提升產業創新能力、打造“川字號”品牌矩陣、推動產業綠色低碳發展。第五章為保障措施,包括加強組織領導、完善政策支持、督促規劃落實。
上一篇:中國食品網播報 共創食安新發展 共享美好新生活 四川省首屆食品安全科普作品創作大賽開賽
下一篇:中國食品網播報 自貢市大安區委書記彭長林調研食品安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