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0 11:07 瀏覽量:22023 來源:中國食品網
羊肚菌是一種珍稀食用菌,單品價值高,因其菌蓋表面凹凸不平、狀如羊肚而得名。金堂縣種植羊肚菌較早,在上世紀90年代已經是全國有名的食用菌集散地。近年來,金堂羊肚菌獲得地理標志產品、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成為金堂重要的農產品生產支柱產業。為了進一步提升羊肚菌品質,提高金堂羊肚菌品牌影響力,金堂在四川省、成都市市場監管局指導下,由縣食安辦牽頭,在趙家鎮試點“羊肚菌”單品穿透式監管工作,以“可控、可管、可穿”為目標,在流程追溯、監督管理、風險防控上下功夫,探索食品安全監管新路徑。

緊盯“可穿”,在流程追溯上取得新突破。嚴格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鼓勵和支持種植戶開具承諾達標合格證,明確產品名稱、重量、產地、生產者等信息。引導羊肚菌收購的單位或者個人收取、保存承諾達標合格證,做好進貨臺賬,并向分銷的下一流程開具信息完整的銷售發票,作出質量合格承諾,將食品源頭信息不斷傳遞。督促本地餐飲經營者嚴格落實索證索票制度,確保餐飲環節羊肚菌來源可追。

圍繞“可管”,在監督管理上畫好“同心圓”。嚴格種植用地選取標準,常態化開展土壤監測;設置專職監管員每年開展用藥監管巡查,鼓勵群眾對違法用藥行為進行舉報;依托“縣、鎮、村”三級檢測體系,開展快速、免費檢測,對檢測合格的產品出具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縣市場監管局牽頭摸排羊肚菌生產經營者數量,引導符合條件的依法辦理相關證照;積極推動食品安全“兩個責任”落實,將羊肚菌銷售一條街作為市場,指導鎮政府對其進行管理,與持證企業一起納入“包保”范圍。縣市場監管局、趙家鎮政府、金堂食用菌協會聯合發起倡議,倡導經營戶誠信經營,主動將產品送檢;鼓勵經營者加強食品安全管理,明確食品安全責任,主動提升餐飲等級,打造4D廚房。

抓牢“可控”,在風險防控上取得新進展。強化標準示范引領,采取“黨支部+公司+農戶”的整體運行模式,建立成都天綠菌業有限公司、成都金堂縣山野菌業食品有限公司等羊肚菌標準化基地,確保金堂羊肚菌的品質持續穩定。市場監管協同農業農村部門,主動開展羊肚菌初級加工規范化指導服務,指導生產企業不斷優化生產工藝,提升產品品質。強化各環節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從去年開始的2023羊肚菌生長季抽檢35批次,全部合格。聘請四川省農科院、四川省農業大學教授、專家組成“專家技術服務團隊”,常態化開展培訓,2022年就開展農業種植技能、食品安全管理等培訓12次,覆蓋農戶、生產經營者3000余人次。
羊肚菌“穿透式”監管實施以來,金堂縣以縣食安辦牽頭,市場監管、農業農村、趙家政府、行業協會共同發力,逐步構建了部門間良性溝通機制。通過“政府引導+市場主導”,金堂縣羊肚菌品質進一步提高,產業持續發展,市場行為得到進一步規范,羊肚菌經營戶持續增加。2022年至今,羊肚菌這一單品從種植、流通到餐飲“零投訴”

下一步,金堂縣食安辦將充分發揮協調作用,強化部門協作,以“可穿、可管、可控”為目標,加強各環節風險管控,進一步提高羊肚菌品質,擴大羊肚菌品牌影響力,以“穿透式”監管賦能產業發展,以食品安全護航鄉村振興。(中國食品報四川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