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8 10:25 瀏覽量:26807 來源:中國食品報
“紅燈停,綠燈行,黃燈要考慮”。這個人人熟知的交通規則,從現在起也同樣適用于現制茶飲領域了。近日,上海開啟首批營養健康指導工作試點,這意味著現制茶飲領域也有了權威認證的營養分級體系,消費者只需通過不同的顏色標識,就能了解飲料綜合營養信息,快速做出消費健康茶飲選擇。據悉,此試點工作為全國首次落地。
“紅橙綠”三色標識健康提示
“自從有了小孩以后,我就特別注重飲品的含糖量。”浙江寧波消費者楊先生表示,“希望各地都能設置這樣的健康標識,引導健康飲食。”近年來,在政策引導和居民健康意識提升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關注自己和家人食物中的含糖量,并盡力控制高糖食品飲料的攝入。
去年8月,上海率先試點含糖飲料分級,通過設置含糖飲料健康提示“紅橙綠”系列標識,在全市159家含糖飲料的售賣場所進行試用,提醒消費者理性選擇飲品,一時間引發熱議。
同年11月,《上海市愛國衛生與健康促進條例》開始施行,鼓勵含糖飲料、酒精飲料的銷售者在有關商品的銷售區域規范設置健康提示標識。除了預包裝飲品外,現制現售的茶飲店、咖啡店等含糖飲料場所,也在此范圍內。這一倡導得到了眾多網友的力捧。
上海市嘉定區疾控中心副主任馬飛飛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在商超投放的“紅橙綠”三色標識,在消費者購買飲料時能起到健康提示的作用。除在試點商超懸掛提示標識,有關部門還會調查各超市周銷量清單,對不同年齡段的市民開展問卷調查,了解上海市民對含糖飲料的危害認識、飲用習慣以及效果評價。
減糖觀念深入消費者認知
近年來,“輕飲食”“低糖”“無添加”等新觀念推動著休閑食品行業風向的健康化發展。
在所有含糖食品中,飲料作為消費者最常見的消費品類,“減糖”“代糖”理念在該行業中發展頗為迅速。據艾媒咨詢報告顯示,2015—2022年,中國無糖飲料行業市場規模逐年增長,由22.6億元增至199.6億元,預計2023—2027年將持續放量增長,市場規模有望達748.9億元。
2022年底,新加坡全面實施含糖飲料分級制,通過A、B、C、D四個等級告訴消費者對應飲品的含糖情況,并取得一定效果,具有借鑒意義。
新茶飲企業掀起“控糖”風的背后,是消費者對糖認知的覺醒。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22新茶飲研究報告》顯示,新茶飲的產品大多有“少糖”“半糖”“不額外加糖”“0卡糖”等選項。來自美團外賣的數據顯示,北上廣深客群選擇正常糖的僅占四成左右,不同程度的少糖或半糖,成為新茶飲用戶群體的常態化選擇。
為了讓消費者低負擔地飲用產品,成為試點的霸王茶姬在項目前期提供了調研支撐,落實試點相關要求。目前上海霸王茶姬門店都在吧臺臺卡上注明了“營養選擇”標識的推行背景、市售飲料含糖量等科普信息。線上小程序產品詳情頁也進行了標識功能的全新適配,幫助消費者更好地實現控糖管理。
此外,“營養選擇”標識也對消費者的點單選擇具有實質性的引導作用。霸王茶姬試點門店近一個月的數據顯示,A、B兩類分級飲品的銷量占比出現持續上漲,近七成消費者在了解到“營養選擇”標識的指引意義后,主動選擇了A、B級飲品。
業內人士表示,此次試點工作的落地,是對“減糖”行動的又一次助力。從企業角度來看,“紅橙綠”標識不僅對于推動無糖飲料的進一步研發、滿足注重健康和品質的年輕群體需求有積極作用,又與飲料業“無糖”大趨勢不謀而合;從社會角度來看,試點工作是順應時代,利好消費者、行業、社會的重要舉措,有利于降低年輕人群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推動喚醒全社會的健康飲食意識。
可以預見,飲品行業在健康大趨勢的推動下,或將進入更高標準時代,為消費者提供更健康的飲料產品。
(本報綜合整理)
《中國食品報》(2024年03月18日07版)
上一篇:茅臺保健酒業與北京同仁堂聯手推新
下一篇:吃糖上癮本質是一種神經紊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