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8 08:54 瀏覽量:11521 來源:中國食品網
在中國白酒的浩瀚星河里,當代酒圣、中國窖父、國際釀酒大師賴高淮,如一盞明燈照亮著酒業發展的道路,為無數后來者指明著方向。張金修,一位對酒業滿懷敬畏的酒業專家、釀酒傳承人,有緣得到賴高淮大師的賞識而成為弟子,在釀酒技藝不斷精進修煉,也成為了白酒界的卓有建樹的佼佼者。一聊到恩師賴高淮,張金修總是滿懷感恩之心,對老師的點撥指導記憶猶新。
張金修與賴高淮的結識,緣于一場偶然的相遇。那時,張金修還是一位對白酒充滿好奇的年輕人,而賴高淮已是中國白酒界的泰斗。在那次白酒品鑒會上,張金修有幸品嘗到了賴高淮親手釀造的一款白酒,那一口酒的醇厚與甘甜,讓張金修瞬間被折服。從此,張金修立志要拜賴高淮為師,深入學習白酒釀造技藝。

行業燈塔,指引酒業發展方向
賴高淮是中國白酒界的泰斗,原瀘州老窖總工程師、副廠長,國家級釀酒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1955年轉業到四川省瀘州老窖曲酒廠工作,歷任廠化驗員,技術員,助理工程師,科長,副廠長,高級工程師,總工程師等職務。
在瀘州老窖曲酒廠工作期間,賴高淮將瀘州老窖1萬口百年老窖池、36座百年老作坊的釀酒技術流程、技藝一一記錄考證,歷經多年研究和對多種微生物共酵培養,解決了高品質曲藥的關鍵技術,總結和開發出“無色透明、窖香優雅、綿甜爽凈、柔和協調、尾凈香長、風格典型”的濃香經典釀造技藝。
賴高淮首創“人工培養老窖”、“濃香型白酒勾兌技術”、“新型白酒(即固液結合蒸餾酒)工藝”等,還研制開發了“52度供出口大曲酒”、“38度供特曲酒”、“濃香型白酒數學模型和微機勾兌技術”、“人參皂甙功能型白酒”、“多香型瀘州窖酒”、“醇凈型白酒”等,先后獲得十多項重大科技成果獎。

賴高淮不僅是一位杰出的釀酒師,還是一位卓越的白酒文化傳播者,制定標準,出版書籍,服務企業,為推動中國白酒產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從1966年開始,賴高淮分別在瀘州、成都及全國各地開辦釀酒科技技術培訓班28期,在全國各省區培訓釀酒科技人才8000多人。直接受教于賴高淮,在全國各大酒企擔任技術骨干的釀酒工程師已達5000多人。對中國酒的熱愛、奉獻與貢獻,成為賴高淮釀酒人生的真實寫照。
感懷恩師,傳承弘揚生生不息
出生于皖北酒鄉亳州市渦陽縣高爐鎮一釀酒世家的張金修,家庭環境影響了他的一生。幼時的他,常常跟著父親在釀酒車間玩耍,目睹了大人們蒸酒的過程,他慢慢地對釀酒產生興趣,學校畢業后張金修隨父開始了對白酒釀造的學習。他深知學藝之路的艱辛,但始終秉持著對白酒的熱愛和敬畏之心。
張金修憑借自己對釀酒的熱愛,走遍了大江南北,訪名師學技藝,最終感動了賴老,在2019年3月16日拜師于國際釀酒大師賴高淮先生名下。跟隨賴高淮學習中,從原料的選擇、釀造工藝的掌握,到酒體的調配等方面,賴高淮嚴謹的治學態度、精益求精的精神,以及對待白酒事業的執著和熱愛,都讓張金修受益匪淺。
在恩師賴高淮言傳身教的熏陶下,張金修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白酒釀造理念,逐漸成長為一位優秀的釀酒專家。他將自己對白酒技藝全程的所學所思,首創的“中國傳統白酒釀造技藝108口訣”,為中國白酒的傳承與發展提供了寶貴的教學材料。他的貢獻不僅限于技術層面,更在于對后人的影響和啟發。
“一生只愛酒,釀酒即修行。”這是張金修的座右銘,是他精神世界的終極追求,更是他敬業拼搏的寫照。近年來,在核心期刊發表多篇釀酒工藝的論文,已出版個人專著2部,獲得國家授權專利6項,培訓學員4000余人,還被多家企業聘為生產技術顧問,受邀擔任中國質量萬里行釀酒質量專家組組長,中國食藥促進會發酵食品專委會副會長、白酒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等職,為白酒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在張金修的心中,賴高淮不僅是恩師,更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白酒文化傳承者。他對賴高淮的敬意與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近日,張金修先生沉浸于對賴高淮師父昔日共事的溫馨回憶中,不禁感慨良多,情緒涌動,回想起在師父身邊的點點滴滴。
作為賴高淮的弟子,張金修深知自己肩負著傳承白酒文化的責任與使命。他致力于白酒釀造技藝的傳承與創新,將賴高淮的白酒釀酒理念發揚光大。同時,張金修還積極參與白酒文化的普及與推廣,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愛中國白酒。近年,張金修也繼承恩師傳道精神收納了多位弟子,希望讓釀酒技藝生生不息。
指導標準制定,推進酒業發展不遺余力
由中國食品藥品企業質量安全促進會發酵食品專業委員會提出,組織專家編制的《濃香型白酒生產技術操作規范》團體標準,于2021年7月25日發布實施。張金修作為標準牽頭起草人,多次拜訪請教師父賴高淮。
回想起當時情境猶在眼前。當時,賴高淮一再強調,標準要充分考慮我國不同地區、不同原料、不同工藝的實際情況進行深入挖掘和梳理,張金修將恩師提到的那些經過實踐檢驗、行之有效的關鍵環節和技術要點準確地記錄下來,并納入標準體系之中。例如,從原料的選擇到制曲、發酵、蒸餾等各個生產環節,都要嚴格遵循傳統工藝的精髓,確保每一滴濃香型白酒都能承載著歷史的韻味和文化的基因。只有這樣,才能在現代化生產的浪潮中,保持濃香型白酒獨特的品質和風味,讓這一傳統佳釀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濃香型白酒生產技術操作規范》團體標準的制定,無疑是推動這一傳統產業邁向更加規范化、科學化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在這一關鍵工作中,賴高淮先生以其卓越的專業素養和深遠的行業眼光,提出了一系列極具前瞻性和指導性的要求。
在制定團體標準的過程中,賴高淮先生多次囑咐,要充分考慮地域性,結合現代科學技術,運用先進的檢測手段和管理方法,對生產過程進行精細化控制。比如,利用現代微生物學技術,深入研究濃香型白酒釀造過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結構和代謝規律,從而優化制曲和發酵工藝,提高酒的品質和產量;引入智能化的生產設備和監控系統,實現對生產環境、溫度、濕度等關鍵參數的實時監測和精準調控,確保生產過程的穩定性和一致性。通過這種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方式,既能傳承和弘揚濃香型白酒的傳統文化,又能提升產業的現代化水平,推動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質量安全是白酒行業的生命線,賴高淮先生對此有著深刻的認識。他要求建立嚴格的質量管控體系。從原料采購到成品出廠,每一個環節都要制定詳細的質量標準和檢驗方法,確保產品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準。特別是在添加劑的使用方面。
他強調要嚴格遵循“天然、安全、適宜”的原則,嚴禁使用任何非法添加物,保障消費者的身體健康。此外,他還注重企業的社會責任,要求企業加強員工的質量安全意識培訓,建立健全質量追溯體系,一旦出現質量問題,能夠及時召回產品,查明原因,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賴高淮先生十分重視人才培養,他認為,制定團體標準不僅是為了規范當前的生產行為,更是為了培養一批高素質、專業化的釀酒人才隊伍,為行業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因此,他要求在標準的制定過程中,要注重知識的傳播和技能的培訓,將標準的內容與實際操作緊密結合,通過舉辦培訓班、研討會等形式,讓廣大釀酒工作者深入了解和掌握標準的要求和內涵。同時,鼓勵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開展合作,共同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復合型人才,為濃香型白酒產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參與制定《濃香型白酒生產技術操作規范》團體標準的過程中,賴高淮先生以傳承與創新并重、質量與安全為先、人才培養為根本的理念,提出了一系列全面而具體的要求。這些要求不僅為濃香型白酒的生產提供了科學規范的指導,也為整個白酒行業的健康發展指明了方向,在他的多次指導下才使得《濃香型白酒生產技術操作規范》標準的發布實施。這一標準為我國濃香型白酒的生產提供了科學的依據,為行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張金修重溫這段經歷,既是對賴高淮先生的緬懷,也是對行業未來發展的一種期許。張金修說:“賴高淮老師教會了我白酒釀造的技藝,更重要的是,他讓我明白了白酒文化的價值,我要將這份敬意和感激,化作對白酒事業的熱愛和執著,繼續傳承和發揚賴高淮老師的白酒文化。恩師的影響猶如燈塔指引我前行的方向。不僅以深厚的學識為我鋪路,更以高尚的人格塑造了我的價值觀。恩師的言傳身教,讓我明白了何為責任、何為奉獻。”
賴高淮,一位白酒泰斗,用自己的智慧和才情,書寫了中國白酒的輝煌篇章。張金修,一位充滿敬意的釀酒傳人,在賴高淮精神的指導下砥礪前行,為白酒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他們的故事,也讓我們感受到了中國白酒的無窮魅力和文化傳承的力量。讓我們為中國釀酒事業攜手前行,為酒業發展奉獻光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