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5 10:51 瀏覽量:20827 來源:中國食品報
本報訊 茶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標志性符號之一,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民族情感。在經濟全球化深入推進的當下,茶產業出海正成為中國文化輸出與經貿合作的重要領域。對于茶產業的發展和未來的創新,全國人大代表、福建正山堂茶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正山堂”)創立者江元勛提出要整合茶葉資源,推動茶文化、茶科技、茶產業“三茶”統籌發展。

“作為身處茶產業的代表,我深知茶產業在推動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江元勛表示,伴隨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全球化戰略的深入推進,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開始將目光投向海外市場,正山堂對于出海也有著自己的布局。“正山堂從創立之初就進行外貿業務并持續出口,產品大量出品歐盟、美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公司于1999年獲得美國NOP有機認證,2000年獲得歐盟(德國)BCS有機食品認證、日本JAS有機產品認證。”江元勛說,“去年,福建武夷山茶葉亮相巴黎中國茶文化中心,這是福建茶的一次重要海外實踐。福建是萬里茶道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福建茶歷來具有世界屬性,我們應該弘揚萬里茶道文化,充分發揮福建僑鄉優勢,把茶作為特色文化和特色產品推向海外市場,助力閩茶出海。”
江元勛進一步強調,未來,應保護和傳承好福建茶文化和茶工藝,立足福建綠色生態和名茶眾多的傳統茶葉大省優勢,發揮福建各個地方茶葉的特色,做好“三茶”統籌,完善閩茶品牌建設。另外,要積極“走出去”,研究國外生活方式、生活習俗和品飲習慣,開發適合的茶品、茶葉包裝和營銷方式,打造世界性閩茶品牌。與此同時,要利用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在茶科技和茶產業領域發展新質生產力。2025年是金駿眉問世20周年,所以今年對正山堂來說也是很重要的一年。正山堂以守正創新為己任,致力于推動中國紅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弘揚中華茶文化。未來,正山堂還將堅持守正創新的發展原則。守正即一如既往地做好產品、服務和宣傳;創新即開發紅茶新產品、吸引新消費群體、營造新消費體驗以及開拓新海外市場,同時在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應用方面也會做一些嘗試。
福建與臺灣之間有著深厚的茶文化淵源,江元勛表示,福建處于對臺工作前沿,要發揮對臺的優勢和先行示范作用,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兩岸茶文化同根同源、同文同種,尤其南平市與臺灣,兩地茶樹同屬、茶道同源、茶人同宗、茶文化一脈相承。
經兩岸茶葉專家考證,臺灣良種“青心烏龍”“凍頂烏龍”均發源于武夷山脈。其中,“青心烏龍”源于武夷山脈鳳凰山茶區,正是如今建甌東峰鎮百年矮腳烏龍茶園,原址為宋代北苑御茶園,因而兩地茶的關系最早可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宋朝。如今,臺北、桃園、新竹、苗栗、宜蘭等地的制茶技藝與武夷山茶屬于同一技法,構成閩北與臺灣茶業的深厚淵源。
在江元勛看來,茶產業不僅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載體,更是推動國際合作與文化認同的重要橋梁。未來,中國茶產業要通過創新、品牌建設和國際化戰略走向世界舞臺,為全球茶文化的繁榮與中國茶產業的崛起貢獻力量。
(張興亮)
《中國食品報》(2025年03月05日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