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在线观看黄色av,国产中文字幕精品在线观看,99999久久久久久亚洲,麻豆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中國食品網,食品行業門戶網站,宣傳食品安全發展,服務品牌創建品牌傳播。食品行業影響力融媒體整合傳播推廣平臺。
服務消費經濟 誠邀各大品牌合作
您現在的位置:中國食品網 > 要聞 > 正文

離了世界杯“帶貨”,小龍蝦還能再瘋狂嗎?

2019-01-31 14:58   瀏覽量:12207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小龍蝦,我們走,看著足球喝啤酒!

  2018年,在世界杯的帶動下,小龍蝦產業迎來大爆發。

  那么世界杯結束之后,小龍蝦行情如何?很多企業“一只小龍蝦賣全年”的計劃是否實現了?瘋狂的行情之后,小龍蝦產業鏈上究竟誰賺了錢?】

       呂翠平/文

微信圖片_20190131111841

  經銷商壓貨嚴重,價位驟降20%

  目前,傳統意義上的小龍蝦消費旺季早已過去,但仍有不少經銷商借助微信朋友圈等平臺,推廣這款2018年的超級爆品。

  值得關注的是,“物以稀為貴”這個道理,在反季銷售的小龍蝦身上卻不適用。和去年世界杯期間一盒五六十元的價格相比,當前小龍蝦的身價“降了不少”。

  鄭州經銷商張先生就遭遇了這樣的問題。幾天前,他在朋友圈發布了一條消息:“某某品牌小龍蝦,春節送禮佳品,買二送一哦!”他表示,今年小龍蝦銷售情況不好,買二贈一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庫里壓了不少貨,想借著春節再賣一波”,等到3月份新蝦上市,如果庫存處理不完,就真的砸手里了。

  擔心同樣問題的,還有邯鄲經銷商趙先生。他試銷了一年后發現,小龍蝦市場并不好做。

  鑒于有世界杯引流,起初他對小龍蝦市場抱有很高的希望,然而一直到現在,仍有不少貨壓在庫中。“冷鏈物流發達,在小龍蝦消費旺季,很多餐飲店都是活蝦現炒。等鮮活小龍蝦需求量小了,時間又到了秋冬季,這時候消費者吃蝦的熱情沒了!”在他看來,冷凍調味小龍蝦在餐飲渠道尚需培養。因此,前幾天當該品牌業務員又來找他訂貨時,他表示“要再等等”。

  相較于庫存問題,其實讓他感到更不安的是,當前不少廠家庫中也有大量存貨,為處理庫存,降價賣給新經銷商。“去年我訂貨時,正是小龍蝦的銷售旺季,批發價在30多元一盒。現在廠家給新經銷商的價格,一盒只有20多元。同樣的產品,批發價差這么多,我恐怕要被高價套牢了。”這種情況得到了業內人士王先生的證實:“現在的售價,比旺季時低15%~20%。”

  廠家前期瘋狂囤貨,2019年或推遲啟動加工

  誠如趙先生所言,當前,不少小龍蝦加工廠也正面臨著庫存壓力。

  某知名小龍蝦加工企業的銷售人員表示,不少廠家都壓著貨。“這兩年跟風生產小龍蝦的企業太多了。不少企業沒有合適的銷售渠道,加工技術又不過關,如果不在保質期內銷完,產品口感會發生很大變化,所以就有了當前的低價處理。”

  另一家小龍蝦加工企業也坦言有庫存壓力。“2018年新進入的企業太多了。活蝦上市高峰期,大家在過高的心理預期下,擔心后期沒貨可賣,瘋狂收蝦囤貨,結果導致收購價格攀升。世界杯結束后,市場消費熱情迅速下降,很多囤蝦的企業開始面臨庫存問題。”該公司負責人介紹,庫存問題應該不是個案,而是行業性的。

  “2018年,在資本和世界杯等多重因素的炒作下,小龍蝦市場過熱。養殖端、加工端和餐飲端都出現了盲目狂熱的現象,部分企業出現庫存積壓是可以預見的。”德炎食品副總裁程明認為,現在小龍蝦的問題不是能否賣全年,而是全年能否賣完。

  在這個背景下,2019年小龍蝦市場行情不會太樂觀。他預測,今年小龍蝦加工時間可能會比往年推遲一到兩個月啟動,“前期應該都在消化庫存。往年3月中旬就啟動的,今年可能要到四五月份”。

  養殖端賺得盆滿缽滿,加工端“賠錢賺吆喝”

  2018年對小龍蝦產業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諸多資本以及京東等大型電商平臺的加入,讓小龍蝦站上了“風口”,行業內出現了“信良記”“鴻津”“洪湖誘惑”“惠發”等多個冷凍調理小龍蝦品牌。同時,不少企業也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業績,安井入股的新宏業就是其一。

  2019年1月7日,華創證券對福建安井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安井”)進行了一次調研。安井在調研中表示,小龍蝦業務方面,2018年新宏業預計收入5~6億元,利潤表現不錯,仍需根據春節反季節銷售情況評估后續規劃。

  2018年是武漢來福如意食品有限公司上馬小龍蝦項目的第一年,業績表現還不錯。該公司李松(化名)表示,公司生產的“念福香”小龍蝦第一年銷售額接近億元。盡管收獲頗豐,但2018年小龍蝦產業鏈上最大的受益者并非加工端,而是養殖端。

  “2018年小龍蝦是一個典型的賣方市場,尤其是養殖端,在資本的驅動下,淘寶、京東等平臺商和眾多小龍蝦加工企業布局上游,上演搶蝦大戰,養殖戶成了香餑餑。”李松介紹,高峰期時,一畝小龍蝦的價格最高炒到1萬元,這讓養殖戶樂開了花,中間加工商壓力卻很大。“小龍蝦不是剛需,消費者對價格非常敏感,一旦漲價客戶就會流失,所以很大一部分壓力被加工企業消化。”

  直接服務消費者的餐飲端,對這一情況感受更為明顯。墮落蝦創始人李林渡介紹,小龍蝦的收購價格這幾年一直在漲,2018年比2017年上漲了30%左右,2017年又比2016年上漲了約30%,“價格太高了”。

  “原料價格非理性上漲,終端受沖擊很大,去年八九月份之后,小龍蝦的消費量迅速下滑,消費者吃不起,一些餐廳直接關門了。”李林渡說。(中國食品網轉載發布)

  一方面是原料價格高企,另一方面是終端漲價難,夾在中間的加工廠不少都處于“賠錢賺吆喝”的境況。

分享到:

上一篇:全方位市場檢查 嚴把春節食安關
下一篇:2019年小龍蝦產業四大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