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8 16:20 瀏覽量:21972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2012年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監測顯示,中國成年人每天人均鹽攝入量是10.5克,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推薦量5克以內的兩倍。中國每4個成年人中就有一個高血壓。高鹽飲食是高血壓的一個重要獨立風險因子,而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之一。
2016年發布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為減鹽設定了目標:到2030年,全國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降低20%。然而,2020年12月23日發布的《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顯示,中國居民的食用鹽攝入量依然遠高于推薦值。
減鹽,任重道遠。
減鹽已成為一個“國家健康工程”
減鹽看似簡單、實則不易,它需要多方面的參與。
按照WHO的建議,政府應制訂適當的財政政策和法規,確保食品生產商和零售商生產更健康的食品或者以可負擔的價格提供健康的產品;與私營部門一道提高低鹽產品的可獲得性和可及性,通過社會營銷和動員提高消費者的認識,為減鹽創造促進性環境;監測人口食鹽攝入情況、膳食中鹽的來源和消費者關于鹽的知識、態度和行為,以便為決策提供參考。家庭應通過餐桌上不放鹽罐、選擇鈉含量較低的產品等措施,減少鹽的消費量。食品行業應逐步減少產品中的鹽,使消費者適應口味;在食品銷售點舉行提高消費者認識的活動,宣傳食用減鹽食品的好處;餐飲業減少食物和餐食的含鹽量,標注食物和餐食的含鹽量。
中國減鹽的實施也是這樣的路徑。2019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制定《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發展戰略,“三減”“三健”作為實施合理膳食行動被重點提及,而減鹽更是“三減”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事實上,從世界減鹽日到“915”中國減鹽周,減鹽科普教育連續進行幾年,減鹽已經成為一個“國家健康工程”。倡導消費者建立自主自律的飲食行為,提高健康意識,自覺減少食鹽攝入量。而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和中國營養學會研究和制定的《中國食品工業減鹽指南》,根據各國食品工業減鹽經驗以及我國加工食品鹽含量現狀,提出我國各類加工食品減鹽目標為20%,根據食品種類、工藝方法等以及參考國外加工食品減鹽目標,適當調整;分為兩個階段,2018—2025年,鹽含量總體降低10%,2025—2030年,進一步總體降低10%。
食品工業是減鹽行動的“發動機”
減鹽策略的落實至關重要,食品工業的積極行動是減鹽行動能否成功的關鍵。
在家做飯的時候要少放鹽——這些鹽是人們能看到的,是可控的;但還有更多的鹽是人們看不到,也控制不了,無論是早上吃的面包、面條、咸菜,還是中午點的外賣,以及各式鮮香調味品、風味獨特的肉類制品,還有那些讓人嘴饞的零食干果,等等。許多嘗起來“不咸”的食物里也藏了不少的鹽分。知名科普達人鐘凱博士說,一把100克重的掛面,含鹽2.25克;3片全麥面包重110克,含鹽0.95克;一包106克重的辣條,含鹽7.26克;10顆話梅重40克,含鹽4.8克。再加上在家烹飪時,鹽、醬油、蠔油等咸味調料往往被輪番使用,“我們就是這樣不知不覺吃下了過量的鹽”。
正因為預包裝食品在人們飲食生活中的占比越來越大,2020年“世界減鹽周”喊出了這樣的口號:拒絕再與隱形鹽“捉迷藏”,旨在呼吁及督促全球食品企業及餐飲行業為減少大量隱藏在食品中的添加鹽付出更多努力,并且讓消費者了解食品中包括鹽含量在內的營養信息。近年來,隨著我國食品工業的快速發展,來自預包裝食品的鹽對居民鹽攝入總量的貢獻率不斷增加,食品工業也具備了作為減鹽行動“發動機”的力量。
在減鹽的大健康背景下,一直致力于為消費者打造健康生活方式的醬油品牌六月鮮,推出了新一代減鹽醬油產品——六月鮮輕鹽醬油。這一系列共有4款產品,分別為8克輕鹽原汁醬油、10克輕鹽原汁醬油、12克輕鹽牡蠣醬油、12克輕鹽昆布醬油,減鹽比例不同,適用于不同人群。六月鮮輕鹽醬油創立的初衷便是希望從“輕”開始,通過逐級減鹽的方式,一天天、一點點地把鹽減下去,讓消費者逐漸養成輕鹽口味,打造輕鹽生活方式,“未來,減鹽應該是醬油的標配”。《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強制要求標示“鈉”這一項(1克鹽≈400毫克鈉),而六月鮮輕鹽醬油不僅標示了,更把鹽含量放大字號,清清楚楚地標示在產品包裝的正面,這在業內還是首次。這既方便消費者檢視,也透露出強烈的自信——“真”減鹽。
不減鮮不減營養是醬油減鹽的“高境界”
對于食品企業來說,減鹽意味著真金白銀的投入。減鹽不是件容易事。鹽之于食品,既有調味的作用,也有防腐的作用。減鹽,可能會導致產品風味改變、保存期縮短,繼而影響消費者接受度。應對減鹽帶來的挑戰,食品企業要加大技術研發,實現減鹽不減風味;在減鹽新產品的市場推廣中,還要額外與消費者進行溝通交流,畢竟,保證消費喜好才能使減鹽策略持續有效實施。
以醬油減鹽為例,當然不像外行人想的那樣兌水稀釋就行了。如果以兌水來降低鈉的濃度,醬油里的營養物質,如氨基酸、蛋白質等的含量也會降低,產品質量等級就會下降。減鹽而不減營養、不降等級,才叫真本事。另外一對矛盾則是減鹽與防腐。醬油是發酵調味品,說到發酵調味品就不得不談微生物。沒有微生物,就沒有發酵食品。微生物在發酵食品中有重要地位,比如酵母菌,在發酵過程中添加,與醬油香味和氣味的形成有直接關系。但是,微生物是一把雙刃劍。食品生產過程中微生物污染能夠造成嚴重危害,影響食品質量安全,比如金黃色葡萄球菌、腸炎沙門氏菌等致病微生物。所以,控制微生物,對調味品企業來說非常重要。鹽是一種天然的防腐劑,可以有效控制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因此,要在減鹽和防腐之間尋求一個平衡。
六月鮮輕鹽系列醬油通過專利減鹽技術克服了減鹽帶來的挑戰,在不兌水稀釋的情況下,去除多余鈉離子,保留營養物質,且氨基酸態氮含量超過國家特級醬油標準。同時,產品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做到零添加防腐劑及增味劑等,成功實現了減鹽不減鮮、減鹽不減營養的高品質要求。
如今,健康飲食已成為一種趨勢,隨著減脂、減糖市場的逐步成熟,減鹽市場當仁不讓成為食品領域的下一個風口。而在消費升級、生活品質升級的引領下,輕鹽醬油正在嘗試賦予調味品以更多健康內涵,引領行業向更優質的方向發展。
上一篇:浙江練市鎮團體標準規范湖羊產業發展
下一篇:專家:從源頭減少一次性制品使用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