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0 16:56 瀏覽量:25779 來源:中國食品報
本報訊 (記者楊曉晶)為切實加強農資監督管理,強化供應質量,嚴厲打擊侵權假冒等違法犯罪行為,保障糧食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維護農民合法權益,農業農村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等七部門近日聯合印發《2023年全國農資打假和監管工作要點》(以下簡稱《要點》)。《要點》提出加大農資排查檢查力度、嚴打農資違法犯罪行為、健全農資監管機制、推動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加強互聯網農資監管、完善農資打假協作機制等六方面共16項舉措。
加大農資排查檢查力度。一方面,各地要在重點農時期間開展日常巡查檢查,重點就農資生產企業和經營單位資質等開展檢查。另一方面,加強農資質量抽檢。在農資產品監督抽查中,將群眾投訴舉報、排查發現隱患、新聞媒體曝光的產品和企業列為必檢對象,探索對線上農資產品開展抽檢。
嚴打農資違法犯罪行為。強化農資執法辦案。聚焦農業生產必需、使用量大的農資品種,持續嚴打套牌侵權、非法添加、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特別是流竄兜售假劣農資等違法行為,集中偵破一批農資大要案件,必要時掛牌督辦案件,強化農資打假案件信息公開,在重要農時及時公布一批農資打假典型案例。部署實施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穩糧保供”專項行動,聚焦農資質量,錨定關鍵環節、關鍵主體、關鍵產品,加大執法檢查和抽檢頻次,強化違法案件查處力度。部署開展“昆侖2023”專項行動,組織全國公安機關依法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農資、“瘦肉精”等犯罪活動。將打擊假劣化肥納入市場監管總局“鐵拳行動”方案,組織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嚴厲打擊制售假劣化肥產品違法行為。加快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領域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辦法》出臺實施,推進落實《關于保護種業知識產權打擊假冒偽劣套牌侵權營造種業振興良好環境的指導意見》,健全農資和農產品質量安全領域行刑銜接機制,鼓勵地方探索建立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訴訟懲罰性賠償制度等。加強行政執法、刑事司法部門農資打假工作溝通協調,暢通合作渠道,聯合開展重大案件督查督辦,提升行刑銜接質效,切實保障農資和農產品質量安全。
健全農資監管機制。嚴格農資審批標準,健全農資審批管理制度,強化農機產品認證管理,適時修訂認證規則。推進農資追溯管理,繼續開展化肥行業產品追溯體系建設試點,指導試點企業盡快建成追溯體系。健全完善種子、農藥等農資質量追溯,全面推進獸藥二維碼追溯監管,實現主要農資品種全鏈條追溯管理。加大農資領域信用信息歸集、共享和公開力度。
推動放心農資下鄉進村。繼續加強農作物種子、肥料、農藥、飼料及飼料添加劑、農用薄膜等領域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研制,加大標準宣貫力度,以農藥、獸藥、種子、農機等為重點農資品種,開展互聯網農資經營違規信息清理,確保經營者落實進貨查驗、購銷臺賬等要求,嚴格執行限用農藥不得利用互聯網經營的規定。
加強互聯網農資監管。按照相關法律法規有關規定,以農藥、獸藥、種子、農機等為重點農資品種,開展互聯網農資經營違規信息清理,確保經營者落實進貨查驗、購銷臺賬等要求,嚴格執行限用農藥不得利用互聯網經營的規定。
完善農資打假協作機制。強化工作協同聯動。加強農資打假各部門間信息交流、情況通報、檢測鑒定和案件移送,形成農資打假工作合力。對發現跨區域的假劣農資問題線索,要強化協同辦案、區域聯查、跨區協查。省級部門要持續跟蹤重點案件辦理進度,督促依法查處并及時報送辦理結果。
上一篇:國家梨產業技術體系: 實現“梨業強、梨農富、梨鄉美”的果園夢
下一篇:整合 統一 加強 食藥監管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