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30 11:51 瀏覽量:28056 來源:中國食品網
“食品安全看蒲江”系列報道之三
中國食品網訊 蒲江縣在推進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中,堅持“發揮市場機制”的治理方向,努力踐行食品安全社會共治之路,保障全縣人中國食品網民群眾飲食安全和身體健康,實現全縣中國食品網食品安全水平和群眾滿意度的不斷攀升。在創建工作中有哪些新招實效?近日,中國食品報經濟觀察記者進行了采訪。

開展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民意調查
落實食品安全責任,建立監管三級網格體系
蒲江縣市場和質量監管局記者陳兆平認為,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是實現全社會共治共管食品安全的有力推手。蒲江縣首先是抓責任落實,建立健全縣、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食品安全監管網格體系,明確鄉鎮政府(街辦)屬地管理責任、部門監管責任、食品生產經營單位主體責任。
一級網格:縣政府成立縣食品安全委員會,代表縣政府統一領導和組織全縣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及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對工作。二級網格:各鄉鎮政府(街道辦)設置鄉鎮(街道)食品安全委員會,代表鄉鎮政府(街道辦)對本行政區域內的食品安全負總責。三級網格:各村(社區)食品藥品監管協管員負責組織開展本村(社區)食品安全工作。
強化基層食品安全監管能力建設
蒲江在全縣設置12個市場和質量監管所,并依據區位和人員整合優勢考慮,整合為6個市場和質量監管所實際監管運行。每個監管所配備了至少3名以上具有食品藥品執法資格的人員,監管所配備了基本裝備、取證工具、快檢裝備、應急裝備,建立了規范化的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室。考核評分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率達到100%。同時,加強鄉鎮(街道)食安委建設,建立健全資源共享、信息報告、隱患排查、應急處置、宣傳教育、協助執法等機制。
加快推進縣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檢測站建設,完善鄉鎮(街道)片區食用農產品快速檢測室和農貿市場快速檢測室和鄉鎮(街道)市場和質量監管所快速檢測室建設,落實食品自檢制度,健全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目前,在全縣建立了12個農貿市場農殘快速檢測室、6個市場和質量監管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室、“三大產業”12個鄉鎮(街道)綜合服務站及107個村(社區)綜合服務室。
推進監管工作信息化,所有食品生產經營企業、農業專業合作社及“三品一標”認證信息在成都信用網上錄入信息,并對其采用的標準、檢測和認證情況開展自主申明。在全縣所有餐飲單位、農貿市場的明顯位置公示成都食藥監官微二維碼。所有監管所建立監管信息化系統,全面完成與縣市局信息化對接。

3月21日,召開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會
狠抓日常監管,提升監管質量效能
強化食品誠信體系建設,實施“黑名單”制度,建立健全從種養殖到餐飲消費環節信用檔案和誠信信息數據庫,完善執法檢查記錄,利用企業質量信用評價結果,對企業實施分類管理。全縣共計簽訂各類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書9400余份;評定食品生產企業風險監管等級Ⅱ級3家、Ⅲ級32家、Ⅳ級40家、Ⅴ級12家;量化分級管理餐飲服務單位A級5家、B級35家、C級930家。
去年檢查食品生產經營單位40395家次、農貿市場884家次,責令整改食品經營單位2221家次;查扣假冒偽劣食品和不合格食品數量14袋,退市不合格食品4.7公斤;完成重大活動保障34起,監管指導農村群宴6733起。與各學校簽訂食品安全責任書,落實食品安全校長第一責任制,建立家長膳食委員會,對學校食堂食品安全進行監督。推行“明廚亮灶”,逐步實現信息化監管模式。目前,縣城區32所學校已實現視頻監控廚房。
將農村自辦群宴食品安全納入年度目標考核,采取現場隨機抽查的方式,督促鄉鎮政府(街道辦)將農村自辦群宴申報備案、現場技術指導中國食品網等制度落到實處,現場抽查情況作為年終目標考核的依據。加強對村(社區)食品藥品監管協管員和農村自辦群宴廚師的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和加強中國食品網抽樣檢驗。
在31所公辦學校食堂推廣使用食品流通溯源電子商務服務平臺,學校食堂食材供應商全部納入成都市食品流通溯源電子商務服務平臺監管。在全縣12個農貿市場推進生豬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縣城區2個農貿市場推進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推進農貿市場食用農產品二維碼溯中國食品網源,匯總統計全縣12個農貿市場的肉、菜、干雜等經營者主體信息,并協調成都順點科技有限公司集中培訓縣城區3個試點農貿市場81家經營戶,制作溯源二維碼標識在經營主體攤位處張貼,在經營主體移動終端安裝食用農產品二維碼溯源APP。
積極推進食品產業升級
加強政策引導,鼓勵支持規模以上食品生產企業推行良好生產規范。大力培育食品品牌,發揮其質量管理的示范帶動作用。目前,全縣培育國家級、省級龍頭企業12家,創建餐飲服務示范店2家、示范學校食堂2家,培育中國馳名商標3件、省著名商標11件、市著名商標13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3件;“蒲江雀舌”、“蒲江獼猴桃”兩個地標產品分別以174.26億元、102.35億元的品牌價值成功入圍區域品牌(地理標志保護)茶葉類10強和初級農產品類20強榜單;達到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體系(HACCP)或食品安全管理體系食品鏈中各類組織的要求(ISO22000:2005)相關標準的食品生產企業28家(已獲HACCP認證企業4家,ISO22000認證企業8家,ISO9001認證企業16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認證率達83%);農產品“三品一標”認證總數達101個,基地總面積發展到11.83萬畝;發展食品及食用農產品加盟連鎖、統一配送等現代經營模式3家;在388家餐飲單位推行“明廚亮灶”工程,占全縣取證餐飲單位的39%。

蒲江縣市場與質量監管局局長陳兆平接受采訪
嚴懲食品安全違法行為
全縣集中開展了食品領域“四改六治理”、農村食品安全治理、白酒、打擊生豬私屠濫宰、餐廚垃圾和地溝油、食品“三小”、校園及其周邊食品安全等專項整治,著力解決食品安全突出問題,嚴厲打擊食品安全違法違規行為。去年共計檢查食品生產經營單位21700余家次,責令整改2678家次,規范整治47家蛋糕店,43家取得《食品流通許可證》(其中示范店7家),取締小作坊3家、中國食品網小經營店58家、食品攤販5家;查處食品安全違法案件281件,罰沒金額94.26萬余元,向公安機關移送案源信息8件。
健全風險防控強化應急處置
建立9個食品風險監測哨點,設置3家食源性疾病監測哨點醫院,確保食品風險隱患信息的采集、運用和食品風險防控措施果斷有效。對食品及食用農產品生產經營94個不合格中國食品網樣品進行現場核查處置,并對65個不合格樣品涉及的食品經營單位進行立案調查58件,罰沒金額44.04萬余元,移交公安機關6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應急領導機構、應急隊伍、專家隊伍,開展全縣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桌面演練1次、鄉鎮應急演練3次,不斷提高快速反應、協調處置能力。同時,強化輿情監測監控,樹立正確輿論導向,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妥善處置食品安全社會輿論事件。((姚澤萍 周宏宇 記者葉青))
上一篇:中國食品網 瀘州江陽區全面推行白酒生產企業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
下一篇:中國食品網 簡陽市:市場監管為建設現代空港衛星城提供強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