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0 09:26 瀏覽量:15635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新年前夕,在紀念改革開放40年的時候,回顧了很多生活細節的變遷,比如社會上關于吃的問候語,就映射了食品行業的變化。在上世紀70年代末,人們問的是“吃什么”,背后是對食品短缺的擔憂;上世紀90年代末,問的是“能吃什么”,背后是對食品安全的焦慮;2010年后,問的是“吃什么好”,背后是對食品健康價值的訴求;而近一兩年,出現最高頻率的問候是“去哪里吃”。由此可見,社會對于食品消費的需求,從“吃得溫飽”“吃得安全”“吃得健康”開始升級到“吃得快樂”。從中也奠定了新時代食品工業成長的主題,那就是向制造快樂出發。
快樂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體現,是一種更高品質的消費需求,與“安全”“健康”這些純粹物質化的內容不同,快樂是把精神需求最大限度地融入物質需求當中。對于食品工業而言,快樂包括了產品品種的多樣化、產品口味的個性化、供應渠道的扁平化、營銷服務的親情化等,它要求食品生產企業提升自身的研發水平,優化生產能力,打造新型的市場格局。進而要求各樣的監管者提升自己的監管水平,完善監管體制,構建新型的服務關系。快樂的根基是安全、快樂的核心是健康,中國食品工業在由大轉強、提質增效的成長步伐中,必然也必須跨上制造快樂的臺階。
快樂需求是食品消費升級的需要。2018年的食品市場,眾多新的創意產品、新的流通模式不斷涌現,以餐飲、休閑食品、飲料等市場中,已經形成了以注重快樂消費體驗為元素的新藍海。關注年輕的活力群體、呼應網絡時代的熱點,融合時尚的元素,已經成為食品市場的新特征。而在中國經濟需要激發新動能的2019年,中國食品工業在嚴守安全底線、保障營養健康的基礎上,其“快樂化”進程將會加快,食品工業將會融合健康產業、信息產業、時尚產業等相關產業的要素,共同為民生市場奏出更加動聽的交響曲。
如何跨上制造快樂的臺階,將是中國食品工業在2019年關注的一個重要話題。可以肯定,在發展尚未均衡的經濟環境下,快樂消費還不是當前市場的主流,但是更可以肯定,2019年,將是中國食品工業認識到制造快樂消費的重要時段。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今年的重點工作中提出要“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要“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要“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表明快樂消費的需求已經日趨旺盛。利好的政策和利好的市場就在眼前,中國食品工業無疑要做好向制造快樂出發的準備。一是要堅持自身扎實、穩健、規范的發展,二是要強化面向消費需求的意識,三是要實踐對消費前沿的探索。2019年,中國食品工業守正創新之路任重道遠,只要龍頭企業發力,監管部門助力,消費環境給力,新時代的中國食品市場就會快樂綻放。新時代的中國食品工業就會登上良性升級的臺階。 曉 理(中國食品網轉載發布)
上一篇:《中國食品報》為正宗五常大米保駕護航
下一篇:楊桃園巾幗張映萍 打造農村“致富果”